愈來愈多的企業正藉由雲端運算所提供的靈活性與彈性,冀望投入更低的成本來創造更敏捷的IT基礎架構。不過,也有不少先行企業意識到雲端成本似乎已脫離預期,在2019雲端現況調查報告中,有68%的受訪者已將管理與優化雲端服務成本視為IT部門優先解決的要務。
多雲應用正在不斷加溫,儼然已成為企業因應競爭挑戰的一種趨勢策略。根據市調機構RightScale在2019年發布的雲端現況調查報告(2019 - State of the Cloud Report),已有超過八成的企業採用多雲策略。而隨著企業愈來愈看重雲端應用,相關的成本支出也迅速攀升,RightScale在報告中也特別提到,公有雲支出增長的速度已是私有雲的三倍,有50%的受訪企業每年在公有雲上花費至少120萬美元,更有超過13%的受訪企業每年花費逾1,200萬美元。中小企業通常工作負載量的規模較小,但是也有11%的中小企業承認,在公有雲的支出一年超過120萬美元。
企業組織對雲端技術愈來愈依賴,是多雲策略蓬勃發展的因素之一,Gartner發現,各種形式的雲端運算已是全球多數的資訊長(CIO)預計增加投資的領域,預估2020年在雲端系統基礎架構服務(IaaS)支出將可望上看500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4%,主要的驅動因素則源自於現代化的應用程式與工作負載需求。
顯然,愈來愈多的企業正藉由雲端運算所提供的靈活性與彈性,冀望投入更低的成本來創造更敏捷的IT基礎架構。不過,也有不少先行企業意識到雲端成本似乎已脫離預期,在2019雲端現況調查報告中,有68%的受訪者已將管理與優化雲端服務成本視為IT部門須優先解決的要務。這份調查報告也同時點出了雲端支出浪費的程度高達35%,若以Gartner預估的2020年雲端IaaS支出推算,在全球500億的支出中,就有175億美元被浪費,這個數字非常可觀。
雲成本的管理挑戰
RightScale曾運用RightScale Optimal平台來進行一些實驗統計,以分析雲端支出浪費的原因,發現除了雲服務定價和計費的複雜性是相當關鍵的因素之外,超額配置也是另一項原因。許多公有雲中的虛擬機器都是7×24小時不中斷運行,如果關閉夜間及周末不使用的時間的話,將可以節省67%的支出。另外,有些企業雖然關閉虛擬機,但卻忘了刪除不再使用的儲存空間,也相當常見。 網管人也邀請幾位專家深度剖析雲端成本為何超出預期,大致上並不脫離幾個因素,包含缺乏可視性、超額配置、未善用折扣選項、沒有設定自動化的策略來關閉未使用的資源,或是未考量浮動成本以及網路成本等等。
帳單缺乏分析長期需求未採預付
VMware資深技術顧問江楨義認為,雲端具備了隨選服務(On-demand Services)以及快速部署的好處,因此,不少企業對應用服務上雲,抱有非常濃厚的興趣,若從「快」的角度來看,採用雲端服務不失為一種節省成本的方案,相比過往資訊部門從採購到部署至少需要花費3個月冗長的時間,上雲無疑是一種讓企業能更快因應的方法。但也因為如此,IT環境日益複雜,首要面臨的挑戰便是如何從流水帳的帳單中分析使用趨勢以及預估使用量。
「並不是每一位使用者或主管都能夠獲得足夠的成本資訊,再加上從流水帳的帳單中並沒有提供曲線圖來分析成本變化,當企業無法精確掌握支出何時增長,以及增長的原因時,當然便無法著手進行改善。」他舉例而言,企業可能不會意識到某個應用服務已經運行了一年多,也打算持續運行,其實可以利用雲端服務供應商所提供預付機制來大幅節省成本。例如AWS針對某些服務,像是EC2或是RDS提供了Reserved Instances(RI)的預付機制,只要預留一年或三年的執行個體,就可以節省五至七成的費用支出。像這類的方案,特別適合固定的專案來規劃,雖然轉換初期可能要支付一筆金額,但立即就能享受到成本節約的好處。
沒有善用雲端優勢導致超額配置
伊雲谷數位科技產品經理陳昱中則觀察到,企業雲端費用高於預期,多數情況是用傳統IT的思維來部署雲端服務與架構所致。他解釋,雲端服務的特性在於部署容易,而且可以彈性資源配置,放大或縮小資源都能隨心所欲地,因此大可不必像過往一樣,為了考量峰值,而規劃出高規格的環境,但是許多企業在一開始便將傳統IT部署的思維套用在雲端環境,經常為了峰值而過度配置,而導致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另外,隨著雲端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像是一些較新的技術服務,例如無伺服器、或是容器管理,其實可以帶來更多管理與成本的好處,以AWS Lambda這類無伺服器的運算服務來說,會比企業開設一台機器來執行應用程式更節省費用,原因在於,Lambda的計費模式是依據使用次數來計價,當企業遇到有需求才需要執行的環境時,就可以善用這樣的服務來建構。「根據我們的經驗,最高可以節省到90%的成本支出,當然前提是在應用程式設計上就需要能配合。」
未考量隱藏成本選錯服務類型徒增浪費
宏碁雲架構服務產品企劃部產品總監郭孟鈞指出,不少企業往往只從運算與儲存等層面來評估考量,反而忽略了流動成本以及隱藏成本,使得企業原本預期將應用服務搬遷上雲可以減少一些人力與管理負擔,但實際上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原因在於,雲端技術不斷演進,對於企業而言,想要做好架構設計與管理,還是需要有人力進行學習或是透過聘僱專業人力來補強,並不是短期內就能夠很快轉換,因此從學習技能、管理成本,以及資料移轉所花費的時間成本來看,總體成本並沒有下降。
「一般來說,企業將應用服務遷移上雲,有幾種型態,一是長期運行,二是短期開發測試使用,如果是長期運行,就要考慮負載平衡的搭配、API調用、資料移轉的費用,這些都屬於變動成本範疇,企業原本以為只有運算與儲存的費用,但其實並非如此。」他繼續說明,除此之外,雲端服務類型眾多往往也難以選擇,以AWS為例,光是Amazon EC2的執行個體類型就有區分為一般用途、運算優化、記憶體優化、加速運算、儲存優化等多種類型,每一種類型可能有一種或多種執行個體大小可供選擇,雖然這有助於讓企業依照工作負載需求來精確配置,但往往也造成企業的選擇困難,有些應用服務可能需要的資源不高,一旦選錯服務類型,效能表現雖然很好,但同時也造成了資源浪費。
動態變化成本缺乏可視性
Nutanix台灣區技術總監鄭建華則提到,在他與多位資訊長以及IT主管訪談的過程中,還是有不少企業受到傳統基礎建設的影響,將焦點專注在硬體與軟體的採買成本,並且直覺地認為,上雲之後,相關軟硬體採買的成本會下降,但卻完全忽略管理以及網路的支出。尤其是在網路成本方面,是國內許多大型、已經上雲企業目前較大的痛點。
他提到,在傳統IT環境中,不管是伺服器、儲存或是網路成本都是透過確定價格的採購或租賃來取得,但是將應用服務遷移至公有雲後,從原本靜態環境轉向動態變化的環境,IT部門如何優化和管理不同的雲成本結構是一大挑戰,因為不同的使用量有不同的定價模式,即使是同樣的使用量,不同的供應商的定價也會有所差異,這也是為何企業需要可視化工具來提高成本可見度的原因,光靠流水帳的帳單並無法協助企業進一步進行優化和控制。
雲管理平台成追蹤利器
從上述諸多專家的看法中,不難想見,造成雲端成本支出偏高的因素來自於多個面向,而且有許多挑戰是企業很難藉由人工作業來加以克服。為了解決這項痛點,不只雲端服務供應商開始推出原生的成本監控工具與方案,第三方業者也積極開發出雲端管理平台(CMP)或服務,來協助企業評估雲端成本、監控以及優化。
去年(2019年),Gartner首次發表雲管理平台魔力象限,便列舉出CloudBolt、Embotics、Flexera(RightScale)、HyperGrid、Micro Focus、Morpheus Data、Scalr、ServiceNow、VMware(CloudHealth)等九家廠商,事實上,還有更多的業者已投入在此一市場,包含Nutanix Xi Beam、伊雲谷Atlas雲端管理平台,以及宏碁雲架構的Cloudgoda。而有鑑於多雲管理需求增長,Gartner也預估,到2021年,商用雲管理平台(CMP)的數量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30多種產品。
追蹤優化沒有特效藥
平心而論,在多雲管理的工具與服務中,成本優化只是其中的功能之一,然而藉由這類的工具,卻能找出成本與效能的最佳平衡。舉例來說,企業可在第三方工具上迅速取得相類似的服務類型與成本,然而最低的成本選項卻不一定是最佳的解決方案,也許該服務所在的資料中心區域離企業的客戶很遠,傳輸的延遲可能導致使用體驗不佳,這些因素都需要全盤考量。
由於雲成本管理人員可能來自於業務部門或是需要跨多雲資源提供自動化、治理和生命週期管理的基礎架構和營運負責人員,因此在大多數的解決方案中,除了依據各個不同的雲端服務供應商詳列成本資訊外,也能依專案別或是部門來計算成本費用,並且進一步分析,提出最佳實踐的建議。另外,針對一些異常的情況,例如成本超過預算的30%,或是某服務費用突然爆增等,都能提出告警機制或報表,來協助企業追蹤原因。
值得留意的是,多雲管理方案目前的計費模式並沒有統一的作法,多數會採企業雲端服務總成本費用的百分比作為計費依據,假設企業月帳單為台幣10萬元,而管理平台約定收費為4%的話,那麼每月的費用就會是4,000元。通常這個百分比會依照訂閱費用的金額高低而有所調整,不過,由於有些供應商會加入支援的基本固定費用,有些業者則會納入顧問服務一同計算,有些則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免費使用。這些都需要企業在評估階段先行詢問清楚。
最後,雲端成本優化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週期,一般而言,在導入相關的工具與服務後,從監控、分析到實踐,大約一季或半年的時間內,即可感受到明顯的效益,一年左右就可以達到平穩的狀況,在這一年間若有新專案會加入,又要加入到循環的週期,持續優化。換言之,成本優化並沒有特效藥,必須長期執行監控、分析以及實踐,才能真正讓每一塊錢的雲成本發揮最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