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 企業儲存 開源方案 OpenZFS

無需昂貴NAS設備也可滿足需求 兼顧降低資料保存風險

建置開源TrueNAS Scale 供應vSphere儲存如虎添翼

2023-02-14
關於開源方案的NAS系統相當多,若要選擇適合運行於企業IT環境又可整合vSphere儲存管理的NAS系統,推薦使用在2022年最新推出不久的TrueNAS Scale,因為它歷經多個版本的發行,都得到了廣大用戶的好評,本文將示範說明如何安裝及設定TrueNAS Scale。

無論是個人用戶還是企業用戶,對於大量檔案的儲存管理需求,並非一定得要花大錢買大品牌的網路儲存伺服器(NAS)。以企業IT部門為例,由於IT人員本身就是這個領域的專業,因此可以考慮在多台NAS設備的部署中,選擇讓其中幾台採用完全DIY的開源方案,如此一來只要所選擇的開源方案功能夠齊全,不僅可以幫IT部門節省不少預算支出,還可以讓負責的IT人員能夠深入掌握整台NAS的設定過程,這將有助於往後定期維護計畫的執行。

開源方案的NAS系統相當多,但若要選擇適合運行於企業IT環境又可整合vSphere儲存管理的NAS系統,首推在2022年最新推出不久的TrueNAS Scale。TrueNAS Scale於2022年所發行,它的前身是TrueNAS Core(原FreeNAS),發行於2005年,雖然兩者皆是由iXsystems團隊所開發,但是它們從基礎架構、功能以及運行的效能都有些不同。首先,舊版的TrueNAS Core是以FreeBSD為基礎,而TrueNAS Scale採用的則是Debian Linux作業系統,兩者檔案系統則皆採用OpenZFS。

TrueNAS Core提供了一般NAS設備的常用功能,包括儲存池的管理、VPN、Rsync、FTP、TFTP、WebDAV、SMB、NFS、iSCSI的共用存取以及用戶與群組權限的管理。TrueNAS Scale則是在上述的基礎上提供HCI(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超融合的管理功能,讓NAS可以同時運行虛擬機器和Linux容器,並且還提供許多TrueNAS Core所沒有的功能擴展選項,這包括了數以PB儲存空間以及高可用性(HA)的配置。

下載並安裝TrueNAS Scale

關於最新版本的TrueNAS Scale安裝映像,只要連結到以下官網註冊及下載即可。其中,登入部分可以自由選擇Google、GitHub、Facebook帳號來進行登入,並訂閱有關於TrueNAS的所有相關新聞。在下載的選擇部分,除了可以選擇正式穩定的版本外,也可選擇仍在測試階段的Beta版本。

‧TrueNAS Scale下載網址:https://www.truenas.com/download-truenas-scale/

TrueNAS Scale僅提供64位元的安裝版本,並且不支援安裝在多重開機系統的配置中,因此必須準備一台專用的實體主機或是虛擬機器來運行。至於其他系統規格需求請參考如下說明:

‧記憶體(RAM):8GB是安裝的最小需求,如果想要在TrueNAS系統中運行虛擬機器,或是執行許多額外加裝的插件(Plugins),務必增加更多的記憶體,建議配置16GB的記憶體。

‧開機儲存磁碟:負責用以儲存開機系統檔案的空間至少需求16GB,如能採用SSD來做為開機磁碟,肯定是最理想的選擇。至於採用USB的儲存設備雖然仍會支援,但並不建議這麼做。

‧備份儲存磁碟:由於是用來儲存各種重要檔案與vSphere虛擬機器的運行,因此儲存空間的大小與速度就非常重要。建議至少採用兩顆以上的大容量SSD磁碟,一方面可以用來存放更多的檔案與資料,另一方面還可以配置具備容錯能力的Mirror磁碟陣列架構,以確保大量資料的儲存安全。

‧網路連線:選擇有線的網路連線方式,目前並不支援無線網路連線。

‧安裝媒體:可將下載好的TrueNAS Scale安裝映像寫入至DVD或USB行動碟,由於此映像超過700MB以上,因此無法使用CD。請注意!開機儲存磁碟不能夠與安裝媒體使用相同的磁碟。

在以實體主機或虛擬機器啟動TrueNAS Scale的ISO映像後,便會開啟系統的選單,在預設狀態下若沒有輸入選項號碼,將會自動進入選項1的安裝設定。如圖1所示,在「Console Setup」頁面中若直接點選「OK」,將會自動進入系統的「Install/Upgrade」選項,也就是安裝與升級的操作,因此這個選項也可以作為未來大改版時的就地升級操作,若僅是小型的更新任務,只要透過其專屬的Web控制台來完成即可。

圖1  TrueNAS Scale控制台選單。

如圖2所示,在「Choose destination media」頁面中,選擇準備用來安裝TrueNAS系統的本機磁碟。在此強烈建議同時選擇兩顆同樣大小的磁碟,讓系統自動配置Mirror磁碟陣列,以避免單一磁碟故障而導致系統毀損。至於準備用來存放各種資料與文件專用的磁碟,則可以等到系統完成安裝與設定後,再隨時添加即可。當點選「OK」之時,系統會提示目前磁碟中的所有資料將被全部清除,確認無誤後可以進一步點選「Yes」。

圖2  選擇系統安裝磁碟。

接下來,必須設定預設管理員root帳號的密碼,這個root帳號也是之後要用來登入TrueNAS Scale網站的帳號與密碼,設定好了之後點選「OK」。完成系統安裝後,回到「Console Setup」頁面,點選「Reboot System」來重新啟動系統。

完成安裝並重新啟動後,如圖3所示,將會來到文字模式主控台頁面(Console setup)。在此可以查看到管理網站所使用連線位址,包括http與https兩種連線方式都可以。在基本配置與管理部分,可以隨時從〔1〕至〔9〕的按鍵選項來分別執行網卡設定、網路設定、靜態路由設定、重置root密碼、重置回預設配置、開啟TrueNAS CLI Shell、開啟Linux Shell、重新開機、關機。

圖3  TrueNAS Scale主機端控制台。

最後,可以根據文字模式主控台所提示的網址來連線TrueNAS Scale的管理網站。如圖4所示,在此登入頁面中,只須輸入安裝時所設定的root帳號與密碼並按下〔Log In〕按鈕即可。

圖4  登入TrueNAS Scale。

TrueNAS Core升級指引

相信很多人早已使用TrueNAS Core來做為IT資料中心的儲存設備,雖然TrueNAS Core與TrueNAS Scale的作業系統核心不同,但依舊可以進行升級任務。至於升級的方法,官方提供了兩種做法以供選擇,第一種是採用如同安裝一樣的停機升級方式,第二種則是採用手動的線上升級法。

無論選擇哪一種做法,都必須先將TrueNAS Core更新至12.0-U8以上的版本,如此才能準備開始升級至最新的TrueNAS Scale,至於更新的方法,只要在管理網站的「System」→「Update」頁面中來完成即可。接下來就實際演練一下這兩種升級方式的操作與講解。首先,透過文字模式主控台的關機選項,或如圖5所示Web管理網站的電源選單,來完成正常關機的操作。

圖5  TrueNAS Core電源選單。

先將舊的TrueNAS Core伺服器關機,再放入最新版本的TrueNAS Core安裝映像並進行開機。成功開機後會來到「Console Setup」選單,選擇「Install/Upgrade」並按下〔OK〕按鈕。當「Choose destination media」頁面出現後,如圖6所示,確認已選取了第一項sda磁碟並點選「OK」繼續。

圖6  選擇安裝目標。

由於系統已偵測出目前有舊版的TureNAS,因此接著會出現升級提示訊息。點選「Upgrade Install」開始進行就地升級,若點選「Fresh Install」,則表示執行全新安裝。

如圖7所示,在「Update Method Selection」頁面中,可以自由選擇只要安裝在全新的開機環境中,還是要格式化現有的開機磁碟以移除舊版本的程式,在此選擇前者,也就是「Install in new boot environment」選項。接著會出現即將清除sda分區磁碟內資料的提示,選擇「Yes」。最後,輸入現行的root密碼兩次後,即可完成升級任務。

圖7  選擇更新方式。

完成升級任務後,系統會提示卸載安裝映像並重新開機。完成重新開機後,從全新TrueNAS Scale管理網站的「Dashboard」頁面中,如圖8所示,就可以查看到系統版本的完整資訊。若系統有偵測到目前有更新的檔案可以下載,便可按下〔Updates Available〕按鈕來進一步更新。

圖8  完成升級至TrueNAS Scale。

接下來,說明線上手動更新方法。只要在TrueNAS Core管理網站的「System」→「Update」→「Manual Update」頁面中,如圖9所示,先按下〔瀏覽〕按鈕來上傳所下載的TrueNAS Scale更新檔案(例如TrueNAS-SCALE-22.02.0.1.update),再按下〔APPLY UPDATE〕按鈕,即可完成升級任務。

圖9  手動升級。

無論是透過上述的哪一種方法來完成升級任務,只要再一次重新開機並登入管理網站,就可以按下「Storage」頁面中的〔Import〕按鈕,將系統升級過程中所自動匯出的現有儲存池完成匯入。成功匯入後,便可以開始使用最新TrueNAS Scale的各項管理功能。

TrueNAS Scale基本配置

任何新安裝好的NAS系統通常都有許多基本配置需要完成,但TrueNAS Scale需要額外配置的設定其實並不多,因為有許多的功能都只要在需要啟用時再做設定即可,這些包括了iSCSI Target、SMB、NFS共享等等。

若是首次使用TrueNAS相關的操作介面,在登入其管理網站介面後,如圖10所示會發現它的整體設計都相當簡約與直覺化。以維護時最重要的首頁資訊來說,除了版本資訊之外,還可以得知目前CPU、Memory、Network的負載狀態,若想要進一步開啟效能詳細報告,只要點選該項目小工具右上角的小圖示即可。

圖10  TrueNAS Scale首頁。

圖11所示便是網路效能詳細報告的範例,能夠讓管理員更完整檢視到每一張網卡的傳輸流量,進而判斷在某一些時段是否有流量壅塞的情況。若想要切換到其他資源或服務的效能報告,只要透過右上方的下拉選單即可開啟,包括CPU、Disk、Memory、NFS、Partition、System、Target、ZFS。

圖11  檢視網路效能詳細報告。

在了解了有關資源與服務效能檢視技巧後,接下來建議為TrueNAS Scale的主機配置兩張網卡,其中一張網卡用於管理員的連線維護,另一張網卡則提供給與其他應用服務的整合使用,例如提供給VMware vSphere的iSCSI Target以及SMB的共用儲存。

首先,在「Network」頁面中查看目前網路配置的相關資訊,包括網卡、主機名稱、網域名稱、名稱伺服器。其中在網卡(Interfaces)部分,可以發現已經安裝好一個名為「ens37」的網卡,只是尚未完成網路的配置。

接下來只要點選所要進行編輯的網卡圖示,便會在主頁面右側開啟「Edit Interface」頁面。如圖12所示,這裡除了可以輸入此網卡的用途描述外,還能決定是否要啟用DHCP與自動配置IPv6的設定,選擇以手動輸入的方式來完成靜態IP位址的設定,再按下〔Apply〕按鈕。

圖12  編輯新網路介面設定。

除了網卡的配置外,強烈建議再建立一組帳號,負責提供外部各種應用系統的共享存取需求,例如SMB、NFS等等,而不是直接使用預設的root管理員帳號。

帳號的管理方法很簡單,先點選至「Credentials」→「Users」頁面,接著在如圖13所示的範例中可以看到已額外新增的一個帳號(joviku),包括了此帳號的家目錄、Shell設定、Email地址、是否關閉密碼功能、鎖定與否、是否啟用Sudo授權功能、是否可做為Microsoft帳號、是否啟用Samba驗證功能。由於此帳號後續將用於SMB共享連線與vCenter Server Appliance的備份用途,因此將「Microsoft Account」設定為true。

圖13  本機帳號管理。

TrueNAS Scale儲存池管理

無論是前一版的TrueNAS Core,還是最新的TrueNAS Scale,儲存池的檔案系統皆採用ZFS(Zettabyte File System)檔案系統。它除了可透過內建原生的邏輯磁碟管理功能,來建立RAID 0(Stripe)、RAID 1(Mirror)、RAID Z(RAID 5)等磁碟陣列配置外,由於它是採用了128位元的地址方式,因此可建立擁有PB級的儲存容量,讓用戶在連線單一網路共享資料夾時,即可獲得巨量的可用空間,並且還提供了區塊層級資料重複刪除機制(Data Deduplication),以及最快速的LZ4資料壓縮技術。

關於儲存池的新增方式,先點選至「Storage」頁面。在系統預設狀態下並不會有任何可用的儲存池,因此按下〔Create Pool〕按鈕。

如圖14所示,在「Create Pool」頁面中,除了必須設定新儲存池的名稱以及決定是否啟用加密(Encryption」功能外,還可以選取任何尚未使用的本機磁碟來加入至「Data VDevs」區域內。

圖14  建立儲存池。

在成功加入後,便可以選擇儲存池的磁碟陣列類型(例如Stripe或Mirror),並且查看此磁碟陣列架構的實際可用空間。確認完成設定後,在上一步驟的頁面中按下〔CREATE〕按鈕。

回到「Storage」頁面中,便會看到剛剛所建立的儲存池,可以繼續透過〔Create Pool〕按鈕來建立更多不同用途的儲存池,在此將可以查看到每一個儲存池已使用的空間、可用空間、壓縮類型、壓縮比、唯讀與否以及是否已啟用重複刪除機制。此外,未來也可以針對個別儲存池的功能選單,來新增資料存放區設定、修改基本配置、管理權限、設定用戶配額、設定群組配額以及建立快照等操作。

建立iSCSI Target儲存區

完成TrueNAS Scale儲存池的建立後,就可以配置iSCSI Target並且將LUN設定在此儲存池中,如此一來,就能供後續的vSphere ESXi主機來做為虛擬機器資料存放區。

首先,在「System Settings」選單中開啟「Services」頁面。如圖15所示,在此將「iSCSI」服務的「Running」設定啟用,並勾選「Start Automatically」選項,以便系統進行重新啟動時自動啟動iSCSI服務。

圖15  服務管理。

接下來點選至「Sharing」頁面,將可查看到目前的「Block (iSCSI) Shares Targets」服務已呈現RUNNING狀態,只是尚未完成設定。按下〔Configure〕按鈕來開啟「iSCSI」→「Targets」管理頁面,在預設狀態下並不會有任何的Target,至於最快新增Target的方法不是按下〔Add Targets〕按鈕,而是按下右上方的〔Wizard〕按鈕。

如圖16所示,在「Wizard」頁面中,先輸入新Target的識別名稱,然後在「Pool/Dataset」欄位中選擇前面所建立的儲存池,至於「Extent Type」與「Device」欄位,採用預設選項即可。

圖16  iSCSI Target設定。

緊接著,在「Size」欄位輸入所要使用的儲存空間大小,若輸入的值大於儲存池可用空間,那麼在最後開始建立iSCSI Target的過程中將會出現錯誤。在「Sharing Platform」欄位中可以選擇「VMware:Extent block size 512b,TPC enabled,no Xen compat mode,SSD speed」,然後按下〔Next〕按鈕。

接著是「Portal」配置區域,必須設定iSCSI Target的連線入口,在此僅須輸入IP Address的設定即可,若有多個入口連線的IP位址,可以繼續按下〔Add〕按鈕來新增。另外,若需要驗證iSCSI Initiator的連線,則展開「Discovery Authentication Method」欄位來選擇單向的「CHAP」或雙向的「Mutual CHAP」驗證方法,在預設狀態下是不執行驗證(NONE)。

在「Initiator」頁面中可以授予連線存取的iSCSI啟動器與網路,若要讓所有iSCSI啟動器與網路皆可連線,維持空白的配置即可。相反地,如果只想唯一授權給選定的ESXi主機可以連線,則必須將每一台ESXi主機的Initiator名稱輸入至Initiators欄位中。

最後,在「Confirm Options」頁面中確認上述步驟的設定,若無誤再按下〔SUBMIT〕。回到「Sharing」頁面中,如圖17所示,便可以查看到已完成新增設定的iSCSI Target。

圖17  完成iSCSI Target新增。

vSphere連接iSCSI Target儲存區

在開始動手設定vSphere ESXi主機與TrueNAS Scale的iSCSI Target連線之前,建議先準備一張尚未使用的實體網卡,來建立一個連接iSCSI儲存區專用的網路,以便與現行虛擬機器運行的網路流量分隔開來,達到基礎虛擬網路的優化目標。

建立此專屬網路的方法很簡單,先在vSphere Client網站上選定任一台ESXi主機,再點選「設定」→「網路」→「虛擬交換器」頁面中的「新增網路」,來開啟「選取連線類型」設定頁面。然後,選取「VMkernel網路介面卡」並按下〔NEXT〕按鈕。

接著,在「選取目標裝置」頁面中,建議選取「新增標準交換器」以便建立一個iSCSI專屬的網路連線,然後按下〔NEXT〕按鈕。進入「建立標準交換器」頁面後,點選新增小圖示,加入一個尚未使用的實體網卡,再按下〔NEXT〕按鈕。在「連接埠內容」頁面中,則先輸入網路標籤,再選擇需要的VLAN識別碼、MTU、TCP/IP堆疊等資訊,至於可用服務的選項,可以不用勾選。決定好了之後,按下〔NEXT〕按鈕。

來到「IPv4設定」頁面,選取「使用靜態IPv4設定」並依序完成IPv4位址、子網路遮罩位址。根據各種網路架構的不同,可能需要勾選「覆寫此介面卡的預設閘道」設定,然後輸入專屬此網路連線的閘道位址,並按下〔NEXT〕按鈕,確認上述設定皆正確後便可完成設定。

陸續完成了iSCSI Target網路儲存區以及iSCSI網路的準備後,在選定ESXi主機節點的「設定」→「儲存區」→「儲存裝置介面卡」頁面中,點選「新增軟體介面卡」。接著,選取「新增軟體iSCSI介面卡」並按下〔確定〕按鈕。如圖18所示,便可以看到已成功新增的「iSCSI Software Adapter」儲存裝置介面卡。

圖18  ESXi儲存裝置介面卡。

再點選至「動態探索」子頁面並點選「新增」超連結,來開啟「新增傳送目標伺服器」頁面。在「iSCSI伺服器」欄位中輸入前面步驟所建立的iSCSI Target主機IP位址或FQDN。至於「連接埠」欄位,如果iSCSI Target沒有進行過異動便採用預設值(3260),最後按下〔確定〕按鈕。

完成動態探索設定後,切換至「網路連接埠繫結」子頁面,點選「新增」超連結,選取前面步驟中所建立的iSCSI專屬網路,並按下〔確定〕按鈕。初步完成設定時,會看到在「路徑狀態」欄位中出現「未使用」的訊息,此時只要點選「重新掃描儲存區」功能,然後在如圖19所示的頁面中按下〔確定〕按鈕,該欄位的狀態資訊便會立即改顯示成「上次作用中」,這表示此網路已經成功連線TrueNAS的iSCSI Target儲存區。

圖19  重新掃描儲存區。

接下來,只要點選至「設定」→「儲存裝置」頁面中,如圖20所示就可以查看到「TrueNAS iSCSI Disk」的相關儲存裝置,一旦選取之後,就可以從下方的頁面中查看到此儲存區的完整資訊,包括識別碼、位置、容量、磁碟機類型、硬體加速、傳輸、擁有者、路徑以及磁碟分割詳細資料等等。在上方的功能選項中,主要能夠執行的功能則有重新整理、卸除、清除磁碟分割。

圖20  完成TrueNAS iSCSI Disk新增。

在完成每一台ESXi主機連線TrueNAS iSCSI Target儲存裝置的設定後,接下來就可以完成新增資料存放區的配置。值得注意的是,若在叢集架構下,此配置僅需要在其中一台ESXi主機完成設定即可,而不需要在每一台ESXi主機皆完成相同設定。到ESXi主機節點的「資料存放區」頁面中,依序點選「動作」選單中的【儲存區】→【新增資料存放區】,來完成LUN虛擬磁碟連接。

在「類型」頁面中,則選擇「VMFS」類型的資料存放區。至於NFS類型的資料存放區,往後如果有同樣於TrueNAS儲存區中建立NFS的共享資料夾之時,就可以在此完成NFS資料存放區的新增。按下〔下一頁〕按鈕,來到「名稱和裝置選取」頁面,可檢視每一個LUN磁碟編號、容量、是否支援、硬體加速、磁碟機類型以及磁碟區格式。先為這個新的資料存放區命名,再選擇所要連接的TrueNAS iSCSI Disk,然後按下〔下一頁〕按鈕。

在「VMFS版本」頁面中,建議選擇採用最新的VMFS版本以支援更先進的儲存區格式。按下〔下一頁〕按鈕,在「磁碟分割組態」頁面中,可以設定要使用的資料存放區大小、區塊大小、空間回收細微度、空間回收優先順序配置,如圖21所示。再按下〔下一頁〕按鈕,完成設定。未來萬一發生現行資料存放區空間不足時,仍是可以進行擴充,只要先到TrueNAS Scale的iSCSI Target完成虛擬磁碟大小的擴充,再回到ESXi主機上完成相對儲存裝置的資料存放區擴充即可。

圖21  磁碟分割組態。

隨後便可以看到已經成功新增的TrueNASDatastore資料存放區,如圖22所示,在此可以依照當時的管理需要,隨時選定它並透過右鍵選單來執行瀏覽檔案、重新整理容量資訊、增加資料存放區容量、重新命名、卸載資料存放區、新增權限以及刪除資料存放區等動作。

圖22  啟用資料存放區動作選單。

擴充磁碟與儲存池

當定期維護vSphere的過程中發現目前ESXi主機所連線的TrueNAS Scale儲存空間即將不足時,要如何正確解決眼前棘手的問題呢?其實解法很容易,先查看TrueNAS Scale的儲存池是否還有尚未配置的可用空間,如果發現已經完全沒有尚未配置的空間,那麼需要執行的操作就是先停機並添加更多磁碟。如圖23所示,先開啟「Pool Status」頁面並點選相對磁碟陣列選單,再點選【Extend】選項。

圖23  查看儲存池狀態。

在「Extend Vdev」頁面的下拉選單中選取所要添加的新磁碟即可,然後按下〔Extend〕按鈕。

至於若查看到現行的儲存池配置尚未用盡可用空間,則先開啟「Storage」頁面,如圖24所示,再從選定儲存池的下拉選單中點選【Expand Pool】,即可進一步開啟如圖25所示的確認頁面,一旦按下〔Expand Pool〕按鈕,便會將目前磁碟剩餘的所有空間完成擴充。

圖24  管理儲存池。
圖25  擴增儲存空間。

擴充vSphere資料存放區

在完成了TrueNAS Scale實體磁碟的添加以及儲存池空間的擴充後,接下來回到vSphere Client的管理網站中,針對所有已連接此儲存池的ESXi主機,並且已確認儲存空間不足的資料存放區進行擴充。在此選擇了一個名為「TrueNASDatastore」的資料存放區,並按下滑鼠右鍵,點選快速選單中的【增加資料存放區容量】。

如圖26所示,在「選取裝置」頁面中可以看見目前所連接的TrueNAS Scale之儲存池空間配置是300GB,並且是屬於快閃(Flash)磁碟的類型。在「可擴充」欄位中若顯示為「是」,即表示現行的已使用空間可以繼續擴充。

圖26  選取裝置。

在「指定組態」頁面中,如圖27所示,可以查看到目前已配置的VMFS儲存空間是200GB,可擴充的空白儲存空間則為100GB,可透過調整「大小增加量」來決定要擴充的空間大小,調整後按下〔下一頁〕按鈕。最後,在「即將完成」頁面中,確認上述的設定無誤後,便可按下〔完成〕按鈕。

圖27  指定組態。

建立SMB共用儲存區

針對在TrueNAS Scale中所建立的儲存池,不僅可應用在與vSphere的各類資料存放區之整合,還可以善用其高效能的ZFS檔案系統之特色,來做為虛擬機器或vCenter Server Appliance備份的儲存區。接下來,就以備份vCenter Server Appliance為例,說明如何讓TrueNAS Scale儲存池成為vCenter Server Appliance的遠端備份儲存區。

首先,在TrueNAS Scale管理網站中點選至「Storage」頁面,再針對選定的儲存池功能選單,如圖28所示點選其中的【Add Dataset】選項,建立一個專門用來存放vCenter Server Appliance備份的目錄。

圖28  儲存池管理。

接著,在「Add Dataset」頁面中,先輸入此新目錄的名稱與用途說明,再決定「Other Options」的配置,原則上皆保留預設值,然後按下〔Save〕按鈕。

完成備份存放目錄的建立後,接著點選至「SMB」頁面。在預設狀態下沒有任何SMB的共享設定,所以按下〔Add SMB Share〕按鈕。

來到「Add SMB」頁面,如圖29所示,先在「Path」欄位中指定準備進行共享的目錄,再到「Name」欄位內輸入共享的顯示名稱。至於要不要立即啟用此共享設定,決定於「Enabled」設定是否已經勾選。設定完畢,按下〔Save〕按鈕。

圖29  新增SMB設定。

完成備份目錄的共享設定後,回到「SMB」頁面中,點選共用目錄功能選單內的【Edit Share ACL】。如圖30所示,在「Share ACL」頁面中便可自訂共享目前的權限配置,然後按下〔Save〕按鈕。

圖30  設定共享權限。

關於備份目錄的共享配置,除了需要設定共享的權限外,還得設定目錄本身的權限配置。在「Storage」頁面中針對備份的目錄,點選功能選單中的【View Permissions】,來開啟「Dataset Permissions」頁面,如圖31所示便可以開始編輯權限配置。

圖31  檢視資料夾權限。

備份vCenter Server Appliance

完成備份目錄的共享設定以及相關的權限配置後,接著來到vCenter Server Appliance管理網站,進行備份與排程的設定。以網頁瀏覽器登vCenter Server Appliance的網址,例如「https://vcsa01.lab02.com:5480」,其中的5480是它預設的連接埠。登入後,點選至「備份」頁面,再點選「設定」超連結。

在「建立備份排程」頁面中,先於「備份位置」欄位中輸入TrueNAS Scale的SMB共享存放位置(例如SMB://192.168.7.193/mnt)。而「備份伺服器認證」欄位中,輸入可以讀寫此共享存放位置的帳號和密碼,然後設定執行此備份任務的排程週期與時間。

接著是「加密備份(選擇性)」部分,可設定用以保護此備份檔案的密碼,其密碼的輸入必須至少8個字元但不超過20個字元,並且至少有1個大寫字母、1個小寫字母、1個數字以及一個特殊字元才行。

在「資料庫健全狀況檢查」功能部分,自行決定是否要停用,因為此功能會增加完成備份所需要的時間,不過可以確保備份資料的可靠度。最後,在「要保留的備份數目」部分,決定要保留所有備份還是僅保留最新的幾個備份。

至於是否要備份資料庫中的統計資料(Stats)、事件(Events)和工作(Tasks)以及詳細目錄和組態(Inventory and configuration),可以自行決定。決定好了之後,按下〔建立〕按鈕。

對於已建立好的備份排程,後續仍然可以隨時在「備份排程」區域內修改、停用或是刪除。而在所設定的執行時間尚未到來之前,也可以如圖32所示隨時點選「立即備份」超連結,來手動執行備份任務。當成功完成備份後,除了能夠查看到備份的位置、類型、狀態、已傳輸資料、持續時間、結束時間等資訊外,也可以得知連線備份儲存區的帳號名稱以及vCenter Server的版本資訊。

圖32  完成備份排程設定。

最後,開啟TrueNAS Scale備份儲存區的共享目錄。如圖33所示,在此便可以查看到vCenter Server Appliance在備份過程中所自動建立的備份資料夾。只要確保這些資料夾與其中的檔案完整,並且沒有任何的人為異動,那麼未來就可以隨時透過相同版本的vCenter Server安裝程式來進行必要的還原任務了。

圖33  查看備份檔案。

<本文作者:顧武雄,Microsoft MVP 2004-2016、MCITP與MCTS認證專家、台灣微軟Technet、TechDays、Webcast、MVA特約資深顧問講師、VMware vExpert 2016-217、IBM Unified Communications/Notes/Domino/Connections Certified。>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