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 數位轉型 人工智慧 混合雲 物聯網 IoT 跨雲 AI

智慧雲端靈活轉型

2017-10-26
透過跨雲、數位工作環境和安全相關科技,IT能在任何雲端和設備上,管理、保護、監測雲基礎架構及應用,並實現自動化,提升效率並降低數位營運帶來的風險。
睽違17年,今年世界資訊科技大展(WCIT)在台舉辦,資通訊廠商和企業龍頭也使盡渾身解數,在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盛會中,展示最先進的創新科技和應用;聚焦數位經濟,會中討論的議題集中在物聯網(IoT)、工業4.0或人工智慧(AI)的發展,整個氛圍徹底從過去硬體主導的內容,轉向使用者導向的創新技術和應用,展現積極轉型的決心。

台灣有完整的高科技軟硬體生態環境,是發展創新應用方案最好的場域,因為運算能力不斷提升,如IoT、AI或機器學習等科技,已經從研究開發領域走入企業,例如金融業推出理財機器人,後端結合大數據分析和彈性的IT架構,加上24小時全年無休,能延伸和擴大理財諮詢服務,觸及範圍更廣。

根據行政院提出的DIGI+方案,期望在2025年時,台灣數位經濟規模能夠倍增成長至6.5兆元。驅動數位經濟發展的要素「資訊科技基礎架構」,則是影響新服務上市的速度、營運效率、服務品質和安全性,以及消費者信任的關鍵。數位轉型的力量帶來龐大的商機和經濟利益,而IT部門需要迅速規劃現在和未來所需的資訊基礎架構、行動和安全軟體與服務。

舉例來說,愈來愈多的企業運用物聯網來萃取資料的價值,但從前端的物(Things),包含工廠感應器、聯網家電,這些在分散各地的感應器所接收的資料,傳送到閘道(Gateway)作為運算中繼站,再傳送到後端雲端進行巨量資料運算,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IT需要更廣的管理、更聰明的維運、更安全的管理方案,才能讓更多創新應用源源不絕。

Gartner預估,2017年全球雲服務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2,092億美元,成長至2,468億美元,成長率達18%,雲端運算已經成為IT主流。根據VMware統計,未來五年將有超過51%工作負載會在雲端,到了2030年,數字則會提高到80%,目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企業在三個或更多雲上部署了應用程式。不管有多少工作負載跑在雲端上,私有雲和公有雲這兩個架構都會並存,以混合雲的模式進行。透過跨雲、數位工作環境和安全相關科技,IT能在任何雲端和設備上,管理、保護、監測雲基礎架構及應用,並實現自動化,提升效率並降低數位營運帶來的風險。

企業專注於數位轉型,透過應用和服務打造煥然一新的客戶體驗,打造IT基礎架構與應用服務現代化勢在必行,以獲得高速發展、安全性和敏捷性,進而推動從資料中心到網路邊緣的全面轉型。

<本文作者:陳學智,VMware台灣總經理。>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