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管理 雲端 人工智慧 AI 資安風險 備份 資料保護 勒索病毒

備份法遵推升儲存需求 資料安全最棘手

企業資料量激增 原因竟不是AI

2025-02-11
隨著資料量的爆炸性成長,資料管理已成為企業維持營運效率和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近期,群暉公布了《2025年企業資料管理大調查》,歸納台灣企業今年度面臨的資料儲存與保護領域挑戰,並提出相應觀察。

調查發現,有高達八成以上的企業,仍有一半以上的資料目前仍存放在地端,其中又有三成以上的企業幾乎都是在生產環境中儲存資料。受訪企業認為,這樣的配置主要是考量資料安全的掌握、獲得管理的易用性與彈性,同時有助於取得更好的資料存取的效率。而在資料儲存挑戰方面,首當其衝的是雲端成本過高,其次則是故障轉移機制不足。除此之外,包含儲存安全性不足、本地管理維運不易以及難以彈性擴充容量,也都是企業常見會面臨的課題。

Synology台灣事業處總經理李乾瑋觀察,企業正在慢慢地走入混合架構,在此架構下,管理也日益複雜。「令人訝異的是,當我們詢問這麼多資料的擴充需求來源是什麼,第一優先的回答竟然不是人工智慧(AI),而是來自於資料保護,以及因應法規而需長期保存的專案資料。」他分析,由於資安風險不斷攀升,做好資料保護,包含備份,已成為資料成長一大來源;此外,部分產業,諸如車用電子、醫療業等等,需要更長期的保存資料,「源自於這兩大層面的成長量其實遠大於由AI生成而成長的資料量。」

針對資料保護方面,勒索病毒、硬體故障與人為疏失,持續名列IT人員認為最為嚴峻的資料安全風險,且僅不到10%受訪者,認為組織有100%的能力抵禦這些危機。另外,儘管當前企業在資料保護3-2-1原則皆有一定落實程度,卻缺乏更進階的保護機制,包含資料加密、不可竄改與離線備份等。

「過往只要規劃好備份策略就足以保護資料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除了不可預期的天災人禍,更多安全風險是來自於駭客攻擊,這類攻擊並不會因為地域的分散而中斷擴散,事實上,便有企業用戶曾發生從海外分公司入侵後直接擴散到總公司的案例。」他提到,傳統區域型防護概念已不適用,企業需要更進階的功能來協助,例如備份檔案加密、不可竄改機制等等來加以防範。「不過,相較於檔案加密與不可竄改意識的提升,比較特別的是離線備份,近兩年的調查結果幾乎沒有太大的改變,還是有八成以上的企業完全沒有導入,深入探詢的原因是軟體授權成本太過昂貴,費用越來越難掌握,而且日常管理維運不易。」

Synology台灣事業處總經理李乾瑋觀察,傳統區域型防護概念已不適用,企業需要更進階的功能來協助強化資料安全。

針對軟體授權費過於高昂的問題,目前群暉也已推出ActiveProtect備份專用一體機,其具備極簡管理、高效備份等特色,原生支援多種進階安全機制,協助企業建立集中化管理的資料保護架構。除此之外,該公司也將致力於運用最新的技術,以強化內部營運效率,和提升外部服務品質,例如以AI技術大幅縮短基礎諮詢內容的回應時間,讓技術支援工程師更專心投入複雜案件,又或是將人工智慧運用於影像辨識,未來僅需輸入關鍵字,即可在眾多監控影像中快速找到所需的錄影檔案。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