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 短影音 深偽 Deepfake

社群平台/生成式AI影響力日增 掌控話語權成犯罪最佳溫床

美限令TikTok不賣就禁 杜絕假消息散布深偽介選

2024-06-17
大約三分之一的18至29歲年輕人表示他們經常在TikTok上獲取新聞,而2023年在TikTok上獲取新聞的美國成年人已成長到14%。當用戶所看到的世界與接收的訊息已經逐漸由社群平台的影音內容或新聞所掌控或取代時,也讓Tiktok成為散播假消息、不實訊息或Deepfake的最佳溫床。

在2018年TikTok正式進入美國市場,並於2020年、2021年及2022年成為美國和全球最多用戶下載的應用程式。其受歡迎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它的短影音元素有多麼新奇,而是TikTok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將人類的「注意力」重新排列組合。

美國1.7億TikTok用戶,影響力可見一斑

與Instagram、Facebook或Snapchat不同的是,TikTok並非圍繞或建構在社交連接之上,TikTok的演算法是從用戶喜歡的、跳過的或分享的每一個數據點中汲取訊息,並將其直接輸入到讓人上癮的「為你推薦」頁面,讓粉絲讚嘆TikTok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此外,根據Pew Research Center統計發現,大約三分之一的18至29歲年輕人表示他們經常在該平台上獲取新聞,遠超過其他年齡層的用戶。另外,相較於2020年只有3%美國成年人在TikTok上獲取新聞,到了2023年已成長到14%。而有四分之一的美國用戶使用TikTok建立了平台上98%的短影音。當用戶所看到的世界與接收的訊息已經逐漸由社群平台的影音內容或新聞所掌控或取代時,也讓Tiktok成為散播假消息、不實訊息或Deepfake的最佳溫床。

美國國會與總統火速通過轉售或禁令法案

另人擔憂的為TikTok的母公司為中國大陸企業字節跳動(Bytedance)。根據Fortune報導,TikTok幾乎每隔14天就將數十萬美國用戶資料的電子表格,透過電子郵件發送給北京的母公司。其中一些看似無害的訊息實際上洩露大量隱私,例如TikTok可以使用你的IP地址和位置來確定你看到的廣告,但它也可以揭示其他真實生活中的聯繫網絡,存取手機上所有的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洞察生活中意想不到的細節,例如誰是你的醫生或同事等等,以及各種的推薦關注與所有的瀏覽歷史。另外,TikTok簡訊並非透過點對點加密,因此可以被儲存在TikTok內進行審查。

在眾多爭議下,美國參議院在4月23日通過了一項法案,將迫使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將該應用程式出售,否則將直接禁止,可謂史無前例。4月24日,拜登總統火速簽署了該法案。由於TikTok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國會以國安為由通過了該項措施。相關議員和安全專家表示,中國政府可能會利用字節跳動獲取屬於其1.7億美國用戶的敏感數據,或者進行宣傳、介選等。如果字節跳動在270天(約九個月)內出售TikTok,法律將允許TikTok繼續在美國運營,然而北京可能會阻止其演算法與技術的銷售或出口,TikTok也將挑戰這項法律。

美中科技戰從線下打到線上,未來恐重塑全球社群媒體格局

若TikTok被禁,而且字節跳動拒絕出售給美國買家,將可能影響該應用程式的1.7億美國用戶以及更廣泛的社交媒體產業。美國廣大的用戶將失去一個社群互動、娛樂和資訊傳播的重要媒體平台。禁令也意味著美國應用程式商店將無法下載、更新或維護該應用程式,對於已安裝該應用程式的用戶來說,App將處於凍結的狀態,用戶可能會轉向其他替代平台。

此外,許多獨立創作者和大型企業使用TikTok進行行銷、品牌塑造和銷售,禁令可能會擾亂既有的商業活動,迫使這些創作者或企業將策略調整到其他平台,而這些平台短期內卻可能無法提供相同的觸及範疇或互動模式。

長遠來看,禁令可能會為美國政府解決對科技公司外國所有權的擔憂的方式樹立先例,並可能導致對本土和外國科技公司都更加嚴苛的監管環境。更有甚者,若北京方面採取報復,禁令可能會導致美中之間的科技戰及貿易戰加劇,演變成相互報復、以牙還牙的局面,進一步擾亂全球漸趨碎片化的供應鏈。在科技領域可能會出現更明顯的市場分裂,美中將各自引領擁有不同標準和生態系的技術領域,「一個世界、兩套系統」更趨鮮明。

AI助燃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TikTok帶動了短影音趨勢,藉由AI推薦演算法,快速分析使用者喜好以進行個人化推薦,打造網紅經濟發展的快速捷徑,並成為好萊塢等商業大戶的最佳行銷廣告平台。在生成式AI技術發展的跳躍式成長下,大幅降低用戶產出影音內容的門檻,可以快速生成或編輯獨一無二、創意十足的影音內容,並突破個人眼界和語言限制、擴大觸及面,以極低的成本打造個人品牌,一夜之間便可圈粉無數、帶入可觀報酬。

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有心者以AI推薦演算法操弄偏見內容,甚而在大選之年影響選舉風向,造成不可忽視的偏頗或傷害。另一方面,生成式AI被用來製造Deepfake進行詐騙、傳遞錯誤訊息、操弄政治立場或偏激言論、生成或變造未經授權的肖像等,也被用於完善詐騙內容的情境,將TikTok打造成犯罪者的天堂。

根據Sumsub身分詐欺報告顯示,全球各行業在2022至2023年間檢測到的Deepfake數量劇增10倍,其中尤以北美地區激增了1,740%最為顯著,其次則為亞太地區,增加1,530%。而用戶上傳的真實影像也可能會被吞噬成為多模態模型訓練的免費資料,進一步優化短影音的擬真度,達到以假亂真的境界,未來Deepfake數量只怕有增無減。

生成式AI真假難辨,民眾是否已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隨著TikTok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與普及,其平台上生成的內容影響巨大,也相對帶來了對內容真實性與信任度的挑戰。儘管TikTok應用程式不太可能馬上就從美國人的手機中消失,但這項措施是美國總統首次簽署可能導致廣泛禁止外國應用程式的法案,未來對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等影響仍有待觀察。

<本文作者:朱南勳現任資策會MIC主任,專業於軟體與通訊產業研究,長期關注前瞻軟體應用與通訊技術發展趨勢。曾於緯創資通公司擔任產品經理、趨勢科技公司擔任市場競爭力研究員,負責新產品認證開發與國際電腦大廠專案,並曾任經濟部技術處5G辦公室副主任。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長期觀測高科技產業市場情報與發展趨勢,是臺灣資通訊產業與政府倚重的專業智庫。>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