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電要有全面性的做法,從建築的設計理念開始就要納入綠建築的概念,如果照顧病患的必要需求中就包括使用大型的醫療設備,那麼就只能從整體的環境中進行耗能的優化,不能因此而影響到醫療的進步或是停止提供更優質的醫療,反而應該在雙軌並行的情況下,找到節能減碳的方法。
秉持著透明公開、穩健經營、永續共創的精神,長庚醫院自2018年開始便以長庚醫療體系為主要的揭露範圍,每2年發行一次永續報告書,同時也自主落實節能減碳。為了有效推動能源管理及節能作為,長庚醫院制定「節約能源組織規則」,以行政中心為高階主導組織,制定能源政策及扮演輔導監督各院區相關作為;各院區節約能源組織則落實執行各項行動專案及教育訓練,並持續追蹤分析數據,檢討並提供執行建議回報於高階節能組織,使政策貫徹於長庚體系各單位。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行政中心總執行長潘延健指出,自營運以來,長庚醫院便把節約與效率並重的理念深植在重要專案之中,而這樣的DNA其實是源自於長庚醫院創辦人王永慶先生的理念,地球資源有限,節約與效率並重才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基礎。
他提到,多年來長庚醫院一直監控自身的表現成效,早在2006年就自主盤查範疇一與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至今已有18年了。在醫療場域中,電力是最大的碳排放來源,根據經濟部2023年非生產性質行業能源查核年報,全國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以及地區醫院,每年單位面積用電量平均值分別為每平方公尺224kWh、193.1kWh以及169.9kWh。而長庚醫院旗下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每年的單位面積用電量僅為209.9kWh與188.6kWh,地區醫院(包含桃園長庚紀念醫院、雲林長庚紀念醫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等)也只有153.8kWh,相較之下都低於全國平均,足以顯見長庚醫院在整體節能所做的努力。
訂定不同場域最適亮度省電又不傷眼
為了不要讓耗電量成長太快,長庚醫院也藉由汰換空調系統中的冰水主機、冷卻水塔、排風扇,以及效率較低的老舊設備來減少耗電需求。在照明方面,也很早就換成LED燈,並且持續地精進,從T5、T8 LED燈換成LED平板燈。另外,也將早期紅外線自動管控照明改成微波感應。
「較值得一提的是長庚醫院參考了國內以及國際的照度標準,為醫院裡所有的場域制定最合適的亮度。」潘延健指出,過去大家對照明的認知是一定要很亮的光源才夠用,但事實上,不同的場域對亮度與照度的需求並不同,舉例而言,開刀房一定要有足夠的照度,除了專用的手術無影燈,可能還要有一般的照明,但是一般的辦公室無須如此,只要一般的照度即可。「長庚醫院花了很長的時間進行系統性的全面設定,如此一來,既可以滿足不同作業空間的需求,也不會亮度太高而危害到眼睛,同時還能進一步省電。」
不過,他也強調,醫療的本質最重要的還是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把病人照顧好,提供最妥善的醫療照護。在選擇永續或節能這條道路上,不能只從設備耗電量多少來武斷地判定,舉例而言,林口長庚醫院與高雄長庚都有提供先進的質子治療,質子治療儀器耗電量非常大,但是長庚醫院的年平均耗電量還是低於全國平均值,關鍵就在於,提供質子治療的時候不是只有質子治療機器本身,還有質子中心整棟建築物,林口長庚醫院在2014年建置的時候就取得白金級LEED綠建築認證,由此也突顯出,省電要有全面性的做法,從建築的設計理念開始就要納入綠建築的概念,如果照顧病患的必要需求中就包括使用大型的醫療設備,那麼就只能從整體的環境中進行耗能的最優化,不能因此而影響到醫療的進步或是停止提供更優質的醫療,反而應該在雙軌並行的情況下,找到節能減碳的方法。
無紙化、遠距醫療助減碳
歷經疫情催化,智慧轉型已成醫療院所的現在進行式,不管是雲端、大數據、物聯網應用、遠距醫療或是智慧病房、穿戴式智慧裝置,乃至於新一代電子病歷資料交換格式,都可見不少醫療院所積極投入,提供以病患為中心的最佳照護體驗。
事實上,這些數位技術也有助於落實節能減碳。舉例而言,病歷及行政表單的無紙化便對減碳很有助益,目前除了規定須保留實體存查的文件之外,長庚醫院幾乎都已施行了無紙化。而不能無紙化的單張也都盡量把所有的資訊集中,以檢查單為例,早期是一種檢查項目開立一個單張,現在則是把所有檢查項目都集中在一個單張內。
遠距醫療因可節省看診病人及家屬交通往返,故而也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潘延健提到,林口長庚醫院的特色就在於遠距醫療設備可以介接到醫療資訊系統(HIS),所有的看診紀錄都可以融入在HIS系統裡面,換言之,偏鄉看診病患可以跟著掛號清單排序,看診時透過視訊看診,而醫師也可以在同一個畫面中可以看到系統的超音波、五官鏡(皮膚鏡、眼底鏡、口腔鏡等等)等資訊與病人溝通,雖然是遠距看診,但也等同到醫院,對於病患而言,就不會受到時間與科別的限制。
而隨著AI熱潮,林口長庚醫院近期也打算運用AI演算來協助更有效地管理能源,他提到,許多醫療院所都會有一個中控室,主要是用來監控用水、用電以及用氣情況,由於已經全面的資訊化,因此在發現異常時,就可以事先提出警訊,讓維護人員處理。而且由於系統都有連線,甚至也能進行能源的調配,「最近我們正打算運用AI演算進行能源使用的調節,舉例而言,台電有契約容量,也有高峰用電與離峰用電費用,如何調節與配電達到最節約的使用,能夠與台電的契約容量匹配是我們現今正在研究的方向。」
除了應用在電力外,或許也能整合環境的溫溼度,搭配外氣的引入,如此一來,就能夠減少空調的能耗,但前提是必須要能夠精準地預測,透過數據的分析,以期進一步的掌控,目前也在評估中。另外,在範疇三的碳盤查方面,未來也希望能夠做到民眾到醫院使用醫療服務的時候,能夠提供碳足跡的資訊,當然前提是必須要把永續相關的經驗跟技術都累積起來,舉例而言,企業員工到林口長庚醫院健檢,能不能提供健檢服務的碳足跡,幫助企業量化。
潘延健最後也分享了ESG永續的施行挑戰,除了需要投入經費成本改善之外,有些ESG或者是節能措施的投資報酬率還沒有到甜蜜點,因為醫療機構導入不具經濟規模,沒有辦法適度的回收,這時就需要相關的配套與措施來鼓勵醫療機構採用。此外,目前大多數的醫療院所都已經營好幾十年,設備相對老舊,但是醫療營運的特性使得在執行的時候必須「穿著衣服改衣服」,對於時間的選擇、廠商的配合、效率以及穩定性都是很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