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以說是國內企業的雲端起飛之年,以IBM的觀察,無論自建私有雲或採用公有雲服務,熱絡程度都是前所未見。而在國外,企業上雲的腳步比台灣快三至五年,現在正遭遇一些轉型與管理問題,可作為國內企業此刻規劃雲端服務的借鏡。
從國外趨勢來看,無論採用公有雲或私有雲,最終多會逐步走向混合雲架構。大型企業初期建立私有雲來整合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加速內部創新,得心應手之後,會考慮利用公有雲拓展業務版圖。而中小型或新創企業為了降低初期投資而選擇公有雲服務,成長到一定規模後,則可能因效能與安全性而考慮回歸私有雲。
邁入混合雲,在國外屢見不鮮的問題是轉換障礙,若當初私有雲沒有採開放式標準,或者底層技術混雜,都會造成轉換陣痛,甚至要打掉重來的窘境。另一方面,採用公有雲的企業在轉換到不同雲端平台或私有雲時,則常因標準與技術不相容,可能造成「鎖死」(Lock-in)的情況。
因此,對於國內初試雲端的企業,我們會建議盡可能採取OpenStack、CloudFoundry等全球通行的開放式標準,並詳加檢視您所選擇的雲端平台是否也遵循開放標準、是否有技術性「鎖死」疑慮。未來業務成長茁壯時,才能保留彈性做出最佳調整。
度過轉換關卡,順利建立混合雲環境後,下一個挑戰是管理。因公有雲、私有雲的底層技術、績效指標、管理報表、使用計量與成本估算方式都不一樣,企業難以評估效益、進行優化。遇到這種問題,國外企業會採用像IBM SmartCloud Orchestrator之類的整合工具,跨雲統一監控,建立一致性的log紀錄與報表,提升雲端管理品質與效率。
我們也曾遇到企業同時採用了SoftLayer、AWS、ALURE等公有雲環境,管理更為複雜,所幸在協助建立整合管理機制後,該企業就能更明確地估算雲端效益,甚至在雲服務商降價促銷時,彈性移轉運算量來享受優惠,省下可觀預算。
總結來說,無論自建私有雲或採用公有雲,都應把開放標準當作一項必要的檢驗指標,為未來預留彈性。而當雲端管理逐漸複雜化,可考慮引進整合管理工具,不僅能優化雲端使用效益、也能減輕IT團隊負擔。
(本文作者現任台灣IBM雲端服務資訊系統規劃首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