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通訊技術不斷演進,物聯網、雲端運算、邊緣運算、人工智慧(AI)等新興應用場景,正逐漸在各行業的數位轉型計畫中扮演關鍵要角。數位發展部運用政策措施持續地推動台灣產業朝向數位化發展,並致力於建立完善的產業生態系統,以加速產業創新和結構優化。
全球經濟正在經歷數位轉型帶來的變革,儘管台灣製造業在國際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毛利率普遍偏低。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觀察,當前全球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莫過於Google、Microsoft、Amazon等科技巨擘,其主要收益來源並非實體商品,而是透過資料和技術創造的經濟價值。這些公司的成功,說明了資料和數位技術的應用,對於創造經濟利益的重要性。
台灣推動數位經濟可說勢在必行,產業必須進行轉型,扭轉傳統製造業的思維模式,不僅可提高毛利率,更重要的是降低遭遇地緣政治等外部因素影響的程度。黃彥男指出,台灣在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方面的領先地位,對於推展數位經濟必要的資料處理,具有獨特的優勢。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利用資料推動產業發展,將是重要的契機。
資料的處理依賴於技術進步,尤其是AI技術的應用,它能夠快速地從大量資料中提取價值,進而豐富商業服務項目。然而黃彥男不諱言,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諸多挑戰。高效能的AI技術首先面臨的就是需要大量運算資源,假設執行Llama 3模型訓練需要超過一萬片GPU,這不僅需要龐大的設備投資,同時也需有充足的電力支持。
另一項重大挑戰則是資安問題。台灣由於地緣政治因素,經常為國外駭客組織攻擊的目標。持續加強資安防護力是政府、民間、學術界及研究單位必須共同努力的目標,才能確保數位經濟發展不至於因資安問題而受限。
跨域人才集結AI生態園區
目前數位發展部(以下簡稱:數發部) 推動發展數位經濟的重點在於建立一個強健的AI與資安產業生態系,從技術層面到服務層面,乃至於國際市場的拓展,都需有所規畫和推動實行。對此,數發部正在積極地建構AI生態園區,旨在從基礎技術的研發到應用服務的實現,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這種整合不僅僅限於軟硬體,更包括將服務推向國際市場,擴大客群。
黃彥男認為,AI的核心技術涉及大量的資料處理和演算模型,需要強大的硬體支持與軟體開發能力。而從AI技術到具體應用的轉化,例如金融服務或醫療分析,需要端到端的整合解決方案來發揮價值。「AI生態園區的設立,不僅是實體基地的建設,更是一個虛實整合的平台。這個平台不僅讓不同地區的專業人才能協同工作,也允許彈性工作安排,如遠距工作或彈性辦公。」
以AI生態園區的首站台南沙崙為例,主要是台南沙崙有充足的基礎設施和空間。儘管園區在台南,但不代表所有員工都必須到相同地點工作,主要是根據產業需求來調整配置人力。
這種跨地域的運作模式不僅提高了運營效率,也使得AI技術的應用和服務更加靈活且擴展到國際市場。從AI技術的發展到全球市場的推廣,台灣需要把握這股趨勢,以建構強大且具有競爭力的數位經濟產業。這將是推動台灣數位經濟發展的關鍵策略。
資金挹注促進產業升級
數發部推展AI生態園區的另一項計畫是「加強投資AI新創實施方案」,已於日前獲得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決議通過,匡列了100億元額度,辦理年限為10年(前7年投資期,後3年處分期)。數發部正啟動方案推動投資前置作業,包括商討細部作業規定與信託管理委託採購事宜,力拼2024年完成相關行政程序,並期盼於2025年可正式受理投資案件的申請。透過整合國內現有產業鏈,吸引外商來台投資數位創新產業,可望引領本土企業走向AI經濟的新時代。
除了引入直接的投資外,數發部還扮演輔導和媒合的角色,依據產業需求對接供需,確保產業鏈的有效整合。這不僅包括市場面的對接,還涉及技術和商業行為的指導,幫助新創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人才培育也是數發部的一大重點領域。透過與學校、研究機構的合作,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並將這些人才引導至適合的新創公司,形成健全的人才生態系統。
另外,為鼓勵中小企業運用AI達到數位轉型的目的,數發部的作法是建造運算力資源平台,由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建置,投入新台幣6,500萬元,共有5台Supermicro專業伺服器,配備32片Nvidia H100、8片AMD MI300X。2024年目標是補助60家公司可免費使用6周時間,藉此節省概念驗證階段的投入資金,推動中小企業也能跟上AI這股浪潮。
黃彥男觀察,台灣的軟體產業過去因市場規模和國際競爭力限制,發展相對緩慢。然而,AI技術的快速進展為軟體產業帶來了重要的轉機。結合台灣在硬體製造上的優勢,若能夠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將更有機會將產品和服務外銷到世界各地,提高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AI與軟體的整合發展,使得AI技術不僅是自成一格的產業,而且與其他技術領域如資安、數據分析等相互促進,共同成長。隨著AI應用的普及,資安產業也必然跟隨成長,因為資料的保護與隱私安全將更受到重視。此外,政府及產業界須攜手把握AI技術快速發展的趨勢,透過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和技術創新,促進數位經濟的整體成長。
接軌國際規範 提高關鍵設施安全等級
隨著物聯網(IoT)、AI技術快速發展,新的資安威脅亦隨之而來。物聯網裝置普遍搭載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而由於裝置資源有限,通常無法增添足夠的安全防護機制。這使得攻擊者能夠輕易利用安全漏洞來控制聯網裝置,進而發動攻擊。對此,黃彥男說明,數發部已成立專門檢測實驗室,例如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旗下的資通安全檢測實驗室、物聯網資安聯合檢測中心、無人機資安聯合驗測實驗室等,有助於提升聯網設備的安全程度。
他進一步提到,AI技術加入物聯網應用場域,將會成為一把雙面刃。一方面,AI可以輔助分析判斷物聯網裝置收集到的大量數據,提高安全偵測的效率和準確性。然而,如果資料來源遭到污染,AI的判斷可能導致錯誤,進而引發防護失靈或更嚴重的安全事件。例如在交通應用領域,監控攝影機或感測器收集的環境數據若被惡意竄改,恐釀成車禍事故。因此,物聯網設備的安全檢測成為重要的議題。
由於物聯網應用場域的安全性涉及軟硬體設計、製造、部署及營運等多個環節,欲提升安全可靠度不能僅靠單一廠商或組織來完成。透過政策引導,可促使公私部門協同合作,共享漏洞情報,進而減少因產品漏洞所導致的損失。例如由數發部指導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資安院)執行之TWCERT/CC服務,負責物聯網產品漏洞的通報及處理,並擔任通報者與物聯網設備廠商之溝通橋梁,讓廠商可加快修補程序,共同提升應用場域安全等級。
至於物聯網產品的安全品質,全球各國政府與組織有不同規範,例如美國國防部為提升國防安全而設計的網路安全成熟度模型認證(CMMC)框架,藉此要求供應鏈須符合法規規範。台灣未來亦可採取類似的措施,保障油、水、電等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等級,防範各式威脅手法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