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詐騙、假冒品牌攻擊激增,傳統的資安營運中心(SOC)在應對上力有未逮,因此企業需要一種更專注、更主動、更依賴特定情資與AI技術的新型防禦機制,這正是防詐營運中心(ASOC)應運而生的背景。
一個高效的ASOC運作框架,其核心理念是建立一個持續監控、快速反應、不斷學習的閉環作戰系統。這個框架可以參考ISO 27035標準中關於資訊安全事件管理的階段劃分,並針對冒名詐騙的特性進行調整與強化。ISO 27035旨在協助組織建立有效的事件管理流程,涵蓋從初步偵測到事後分析的所有階段。ASOC的運作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關鍵階段:
1.偵測與告警(Detection & Alerting)
此階段的目標是「儘早發現」。ASOC運用前述的詐騙情資與AI技術,對網際網路進行大規模、持續性的掃描與監控。
其監控範圍涵蓋多個關鍵通路,包括網域名稱與子網域,系統會主動偵測新註冊且與企業品牌相似、具混淆意圖的可疑網域;在社群媒體平台上,則會搜尋未經授權使用品牌名稱、Logo,或散布詐騙訊息的粉絲專頁、社團與個人帳號;同時也會持續監控數位廣告平台,判斷是否有冒名廣告正在投放。此外,ASOC也會分析搜尋引擎結果,偵測是否有惡意網站透過SEO操作提高排名,藉此引誘使用者點擊;在行動應用程式商店方面,則會檢查是否有未經授權的冒名App上架。
系統一旦偵測到疑似冒名的目標,會根據預設規則與AI模型的判斷,自動產生告警,並初步評估其風險等級。此階段強調的是速度與覆蓋廣度,力求在詐騙活動造成大規模危害前即時掌握線索。這呼應了ISO 27035中提到的,透過有效的監控系統和程序快速偵測安全事件。
2.調查與核實(Investigation & Verification)
收到告警後,ASOC的專業分析師會介入進行深度調查與核實。此階段的目標是「確認威脅」,分析師將運用更細緻的工具與手法,針對可疑目標進行全面研判。他們會結合人工經驗判斷告警的真實性,過濾誤報訊息;同時搜集證據,包括截取冒名網站畫面、記錄冒名App的異常行為,甚至在可能的情況下追蹤詐騙金流的流向。
此外,分析師也會透過情資平台進行關聯分析,判斷該冒名行為是否與已知詐騙集團或活動有關聯性;並進一步進行影響評估,衡量該威脅可能對企業造成的潛在損害,如品牌形象受損、客戶個資外洩或財務損失等。
此階段需要分析師具備豐富的詐騙攻防經驗與敏銳的洞察力。一個有效的ASOC不僅是技術的堆疊,更是技術、專業人才與明確流程的有機結合,三者缺一不可。若缺乏專業人才進行複雜調查與戰略決策,僅有技術也難以發揮最大效用。
3.壓制與阻斷(Neutralization & Disruption)
一旦確認威脅並完成證據搜集,ASOC將迅速採取行動,目標是「移除威脅、降低損害」。具體作法包括:
首先,透過與網域註冊商、主機代管商、社群媒體平台、App商店等管道聯繫,要求下架或關閉該冒名網站、帳號或App(即所謂的Takedown行動)。
其次,ASOC也會通報相關單位,例如CERT/CSIRT、資安公司以及防毒軟體商,協助將惡意URL或IP納入黑名單,阻斷其進一步傳播或攻擊;針對涉及重大損害或疑似有組織犯罪的案件,ASOC也將整理完整證據,提交給執法單位協助追查,強化後端打擊能量。
此外,ASOC亦會即時通知企業內部相關部門(如法務、客服、行銷)啟動內部應變流程,發布澄清公告、提醒顧客提高警覺,並進行品牌信任的修復。透過這套由識別、調查到行動的閉環作戰流程,ASOC得以協助企業在詐騙威脅真正造成大規模損害之前,搶得先機,主動防衛。
此階段的成功,高度依賴ASOC與外部生態夥伴建立的良好合作關係。由於詐騙基礎設施多半由第三方託管,有效的下架與阻斷,需要這些託管單位的配合。因此,ASOC除了內部能力建置,也須具備優秀的對外溝通協調能力,能夠提供清晰的證據,並理解各平台的濫用處理政策(AUP),才能爭取最快的處理時效。
4. 學習與優化(Learning & Adaptation)
如同ISO 27035所強調的,從每一次事件中學習是強化資安態勢的關鍵。ASOC在每起事件處理完成後,都會進行系統性的覆盤與檢討,確保組織能從實戰經驗持續強化防禦能力。
首先,會針對事件處理過程進行詳盡記錄與歸檔,包含告警觸發、調查手法、處置措施、處理時間與最終成效,作為未來參考依據。其次,ASOC會進行成效分析,評估應變措施是否有效達成移除威脅、降低損害的目標,並找出尚可改進之處。此外,分析過程中發現的最新詐騙手法、冒名樣態與惡意指標,也會即時納入詐騙情資庫,並用以更新AI模型的訓練資料,強化未來的辨識能力。
最後,ASOC也會根據事件中暴露出的挑戰與不足,調整與優化現有的作業流程、工具配置與應變計畫,讓整體系統更趨成熟與高效,也讓整體防禦機制能不斷適應快速演進的詐騙攻擊手法,持續提升企業的數位韌性與應變速度。
企業導入ASOC的長遠效益
企業投資建置或導入ASOC服務,不僅為了應對眼前的詐騙威脅,更是著眼於長遠的數位營運韌性與品牌價值。其效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強化數位信任(Enhanced Digital Trust)
在數位時代,信任是企業與客戶互動的基石。層出不窮的冒名詐騙事件,會嚴重侵蝕消費者對特定品牌乃至整個數位環境的信任感。ASOC透過主動監測和快速清除網路上的冒名品牌內容、釣魚網站和詐騙App,能有效減少消費者接觸到詐騙訊息的機會,保護其免受損失。當消費者感知到企業積極投入資源保護他們在數位環境中的安全時,對品牌的信任度自然會提升。
保護品牌資產與商譽(Brand Protection)
品牌是企業最寶貴的無形資產之一。冒名詐騙者常利用知名品牌的信譽進行欺詐,這不僅會讓受害者遷怒於被仿冒的品牌,更會稀釋品牌的獨特性與價值。ASOC的運作,如同品牌的數位巡守隊,能夠及時發現並移除仿冒的商標、網站、社群帳號等,阻止詐騙分子對品牌形象的濫用與破壞。這有助於維持品牌在市場上的一致性與正面形象,避免因詐騙事件引發的負面公關危機,從而保護企業長期累積的商譽價值。
提升客戶體驗與安全感(Improved Customer Experience and Safety)
當客戶能夠安心地在企業提供的數位管道(如官方網站、社群帳號、數位廣告、訊息)進行互動與交易,而不必時時擔心受騙,其整體體驗將大幅改善。
ASOC透過減少詐騙噪音,讓客戶能更順暢地獲取正確資訊、使用正版服務。此外,若不幸發生與品牌相關的詐騙事件,ASOC的快速應對與透明溝通(例如及時發布警示、提供協處管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撫受害客戶,展現企業負責任的態度降低事件對客戶關係的衝擊。
更深一層來看,ASOC的部署也為企業內部帶來文化與組織層級的改變。當防詐的成效(如降低的詐騙通報量、提升的品牌信任度指標)能夠被量化並向管理層匯報時,「數位信任」就不再僅僅是一個IT或資安部門的議題,而是提升到企業策略的高度。這將促進跨部門(如資安、法務、行銷、客服)在維護數位信任這一共同目標上的協作,最終將「信任」內化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與市場競爭力。
擁抱ASOC—企業主動式數位韌性的必然選擇
在數位冒名與詐騙攻擊日益猖獗且手法不斷翻新的時代,傳統的資安防護機制雖然仍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基礎,但面對專門針對品牌信譽與客戶信任的外部攻擊時,其覆蓋範圍與應對能力已顯不足。企業迫切需要一種更專業化、更主動、更具智慧的防禦策略。
防詐營運中心(ASOC)正是為此而生。它以深度的詐騙情資為基礎,藉助先進的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專注於偵測、分析、並瓦解針對企業的各類冒名詐騙活動。ASOC的建立,代表企業從被動回應轉向主動防禦,從僅僅保護內部系統擴展到捍衛外部的數位品牌形象與客戶信任。這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投資,更是一項關乎企業聲譽、客戶關係與長遠發展的戰略佈局。
正如STIX標準所倡導的,我們需要「移至駭客攻擊的左側(moving left of the hack)」,在損害發生前就阻斷威脅。ASOC的運作完美體現了這一Proactive的精神。同時,其持續學習與優化的閉環作戰模式,也呼應了ISO 27035所強調的「持續改進」原則,確保防禦能力能夠與時俱進。
展望未來,針對性的、利用AI進行的複雜網路攻擊(如深度偽造、AI策劃的詐騙活動)只會愈演愈烈。ASOC所代表的這種「針對特定威脅類別、整合專門情資與AI技術、採取主動防禦」的模式,可能為未來企業應對更多新興網路威脅提供一個可參考的範例。
現在正是審視自家組織是否具備防詐韌性的重要時機。擁抱ASOC、建立或導入專業的防詐營運能力,將是提升企業數位韌性、保護核心資產、並在數位浪潮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一步。
<本文作者:池凱琳現為Gogolook雲端工程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