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本為利潤的「儲存」之道

2009-02-25
隨著2008下半年的經濟景氣調整,IT部門開始肩負起縮減企業整體營運開支的重大任務,達到以少做多(Do more with less)的目標,首要之務即為進行虛擬化。
▲賽門鐵克台灣暨香港區董事總經理徐海國

微軟Hyper-V加入市場和VMware形成良性競爭,讓虛擬化技術變得更為普及,促使企業將內部所有運算資源進行統籌規劃,以節省硬體不斷擴充的開支。透過Physical to Virtual及Virtual to Virtual互轉技術,更可將各應用伺服器在實體伺服器間做動態調配,達到企業資源有效利用的目的,以避免不必要的硬體採購。 這也意味著虛實或虛擬平台間的資安防護及管理問題,即成為維繫企業關鍵應用高可用性的重大挑戰。  

除實體伺服器外,另一個在企業內不易管制採購成長的便是儲存媒體。建議企業應採取動態管理方式,對各應用所需儲存空間做精簡配置(Thin Provisioning),將儲存空間做更有效率的分配,充分利用現有儲存設備,減少不必要的儲存設備採購。而企業更應趁此時進行備份架構的重新調配,將階層式儲存管理、儲存空間整合及虛擬化等控制儲存成本的重要因素納入考量,以減少IT架構的複雜度以降低管理成本。  

而維繫機房不停機的電力,也是總體維護成本中居高不下的一環。根據麥肯錫(McKinsey)的調查預估,資料中心的能源費用,將會從2007年的80億美元,激升至2010年的115億美元。從2008年開始,企業應更加注重環保節能,以達到提升電力使用效率及減少電費開支等重要營運目標。  

在新科技的採用上,為了因應自行維護機房的高昂成本,透過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服務模式將企業資料保全委外已成另一股浪潮。企業主管將會開始考慮在某些資訊技術上採用SaaS服務模式,以減少採購洽詢、系統設定、系統維護,並取得即時的技術支援回應等有形與無形的成本。  

另一塊不可忽視的則是中小企業的災難復原計畫與測試。根據賽門鐵克的調查,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企業尚待完成資料災難復原實施計畫;而且在缺乏硬體及時間等相關資源,以及人力與技術不足的情形下,無法順利完成復原的測試。這顯示了企業營運於脆弱的架構之上,承受著可觀的風險,企業主管亦必須正視此一問題。  

展望2009,企業將更依賴儲存技術在虛擬化平台架構的管理、備份、回復、分配、維繫高可用性及SaaS的能力,透過整體儲存及運算環境的再造設計,協助企業大幅節省IT營運成本,以積蓄能量,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將重要資源轉為創造利潤之用。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