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24),鴻海首次在年度科技日上提出AI Factory願景,引發產業討論。今年六月,進一步宣布與輝達合作,在台灣打造AI超級算力中心,加速在AI領域的研發與應用。近期更積極尋求與全球科技大廠如 IBM結盟,希望將AI 能力推向企業、新創公司、開發者社群與政府機構。
應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邀,IBM今年首次參加鴻海科技日活動。IBM 亞太區總經理戴科斯 (Hans Dekkers) 在上午開幕式擔任第二位演講貴賓,他表示,IBM 持續發展三大關鍵技術:混合雲、AI與量子運算,希望可以打造一間「企業級 AI App Store」,以開放、具備彈性與模組化的靈活性、以及應用場景為導向的形式,協助企業掌握數據與AI主權,安全地推動 AI 應用落地。
戴科斯以IBM的 「零號客戶」(Client Zero)計劃為例,說明企業級AI App Store的概念。這是現任執行長柯許納 (Arvind Krishna) 自 2000年上任後便大力推動的轉型計劃,在內部四個主要業務領域如全企業資訊洞察、IT架構與系統現代化、客戶支援與服務、與員工生產力等,導入 AI與自動化工具,優化超過 70 個主要企業工作流程。預計到2025年底創造的商業效益將達 45 億美元。戴科斯強調,IBM 希望透過自身科技賦能轉型所累積的經驗與能力,協助企業客戶取得藉 AI 轉型所創造的實際效益。
在量子運算領域,戴科斯指出,量子科技將補強而非取代傳統運算。今年九月,HSBC匯豐銀行宣布在 IBM 協助下,結合量子與傳統運算能力,將債券交易預測準確度提高 34%。IBM 也正與 AMD 共同開發結合量子與高效能運算 (HPC) 的次世代運算架構。
戴科斯說,IBM 在台興業將滿70週年,將繼續擴大夥伴生態力量,協助客戶掌握數據與AI主權、發揮正向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