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Technologies IT AIOps Covid-19 資料中心 雲端 Dell EMC PowerEdge

從設計到出廠全程金鑰驗證 AIOps 推動配置維運自主管理

信任供應鏈結合「全自駕」 IT 基礎架構放心又放手

2021-04-12
借助5G、人工智慧(AI)、物聯網等新興應用邁進數位化世代,已是當前企業營運無法迴避的趨勢,再加上COVID-19疫情影響,更加促使數位轉型計畫加快腳步。根據Gartner統計數據,預期至2025年,將有75%企業資料分散在傳統資料中心、雲端平台以外的環境進行處理,甚至已有53%的企業正在發展人工智慧應用。面對產業轉型,IT基礎架構不僅須因應提供更彈性可調度的資源,同時也得顧及隱私與資安防護,以往的IT維運模式人力介入過多恐導致錯誤配置等事故頻繁發生,採以AIOps維運已是大勢所趨,讓企業得以逐步推展數位化商業模式。

為了回應企業各自迥異的數位轉型需求,Dell EMC旗下暢銷的PowerEdge伺服器,近期更大舉同時發布17款產品組合,正可扮演數位創新的引擎,為企業打造可信任的運行環境。Dell Technologies資深技術顧問黃敏俊指出,此次發布的眾多功能項目中,最獨特之處在於Dell Technologies多年前就已依循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規範,在軟硬體設計規畫階段即納入晶片信任根(Silicon Root of Trust),為PowerEdge伺服器打造安全與信任的基礎,搭配其保護、偵測、回復的能力,確保組成元件與韌體不被篡改。

Dell EMC PowerEdge伺服器在BIOS韌體中內建安全元件驗證(Secured Component Verification,SCV),藉由驗證伺服器在工廠組裝過程中產生的簽章,讓企業依據系統資源清冊進行驗證,提高供應鏈安全等級。運行過程中,伺服器機殼一旦被開啟,Chassis Intrusion Detection機制可在電源尚未啟動時,觸發告警通知與記錄。當企業IT人員開始執行開機,亦可透過符合美國國安局(NSA)公布UEFI安全開機(Secure Boot)指引所設計的機制,防範韌體層被植入未經簽章驗證的程式,從設備製造源頭保障安全無虞。

至於後續的配置與維運,Dell EMC PowerEdge伺服器自主研發的iDRAC管理晶片,隨著時代演進已納入接軌未來AIOps的能力,更貼近數位企業的維運模式。黃敏俊說明,去年(2020)發布iDRAC 4.0版本,增添Datacenter授權模式,開始提供遙測串流(Telemetry Streaming)機制,廣泛地蒐集工作負載與資源使用狀態、各種能耗數與環境溫度數據和各項週邊元件使用日誌記錄等資料,可餵入演算模型分析提高AIOps判斷精準度,進而達到可預測的能力。

IT管理者以往熟知的輪詢(Polling)方式,須逐台設備定時撈取日誌資料,無法達到即時地掌握異常狀態數據。目前網管主流方式是透過遙測技術,讓軟硬體產生的日誌檔案主動拋送到資料湖(Data Lake),以便運用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演算即時分析,藉此建立模型推論(Inference),提出可行的見解來優化IT運行狀態,借助預測性分析減少停機時間,以及透過控管政策強化安全性與合規性。

目前國際IT大廠針對AIOps維運的落實,大多會提出自家的自主運算基礎架構,如同自駕車的發展軌跡,區分為輔助操作者、部分自動化、有條件自動化、高度自動化、完全自動化,共五種等級。目前iDRAC Datacenter版本已可協助企業實踐部分自動化,可依照應用負載需求協助調度資源,正在積極發展有條件自動化,讓基礎架構具備快速部署、自我修復、自我優化、自我維護的能力,日常運行時可依據應用服務效能等需求調整優化,以及自動執行預期性任務,例如定時進行合規性檢查、自主修補更新等工作;當無法預期的狀況發生時,則可達到即時恢復,大幅降低人力介入操作的負擔。

「當AIOps演進到有條件自動化,Dell EMC PowerEdge伺服器可自行維運,操作者只要監看即可,藉此降低維運負擔與人為疏失,亦可在事件發生前發出告警及時阻止,發揮實質效益。iDRAC Datacenter亦將持續透過遙測串流機制廣泛地蒐集即時資料,增加取樣頻率,配合新世代的系管或網管系統逐步演進達到高度自動化,甚至是完全自動化,讓IT基礎架構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黃敏俊說。

面對各產業積極發展數位轉型,IT基礎架構不僅須因應提供更彈性可調度的資源,同時也得顧及隱私與資安防護,採以AIOps輔助維運已是大勢所趨,讓企業得以逐步推展數位化商業模式。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