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雲端運算資料中心效應浮現 伺服器將穩定成長

2008-10-30
2009年第一季台灣伺服器全系統、準系統與主機板之出貨量預估將達到199.62萬台(片),與2008年同期相較,成長幅度為5.1%,較2008年第四季微幅上揚0.2%;預期總產值將達到885.2百萬美元,與2008年同期相較成長6%,較上一季下滑0.05%。  

2008年下半年在美國次級房貸的漣漪效應衝擊,以及油價攀升、原物料上漲等市場負面因素所造成消費者信心受挫的影響下,連帶使得原本支出較為穩定的企業伺服器採購,也出現成長力道減緩的現象,2008年第三季台灣伺服器產業,全系統及準系統的出貨數量與2007年同期相較成長幅度為6.4%,較2008年第二季成長3%,達79.69萬台;伺服器主機板出貨數量與2007年同期相較成長幅度為4.2%,較2008年第二季小幅成長1.3%,達115.93萬片。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童啟晟表示,成長原因在於Google、Microsoft、IBM等大廠在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的卡位佈局,將網站資料中心(Web Data Center)及貨櫃模組式資料中心等伺服器產品紛紛提出量產需求,相對使台灣伺服器主機板業者產生出貨需求。  

在產值方面,品牌大廠HP、IBM、Dell繼續針對x86伺服器的虛擬化技術、刀鋒伺服器、多核心效能、節能、新興市場、中小企業需求等議題在市場加溫,預期2008年第三季至年底,伺服器系統產品的平均銷售單價將維持在801.4到801.2美元左右。  

預估2008年台灣伺服器產業系統(包含準系統及全系統出貨)表現將突破300萬台大關,達316.6萬台,成長率為6.5%,約佔全球伺服器出貨量的37%以上,而產值也將達至3,425百萬美元。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