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架構技術從實體伺服器、虛擬機,到當今的容器技術,無非就是讓企業IT可因應新應用的開發,做到快速測試與彈性部署。面對未來挑戰,兼具公有雲彈性、私有雲穩定特性的混合雲,正是面臨數位浪潮下,企業能使用的最佳解決方案。
企業把數據、工作負載放上雲端已非新鮮事,高達七成的台灣企業認為,雲端技術是公司數位轉型的其中一個關鍵。從調查結果來看,2017年台灣企業雲端採購預算的年增率逾50%,而且未來兩年採用混合雲的比例,將從19%成長到33%。
面對虛擬化、公有雲、私有雲以及混合雲多種IT方案,如何不浪費既有IT投資,又能靈活搭配各項雲端解決方案,正是企業當前必須面對的挑戰。我們過去談及雲端環境的發展特性,當中包含三大要素:聯合性、互通性、開放性。過去不論擁抱私有雲或只用公有雲,要讓資源可擴充互動或聯合控管,往往面臨顧此失彼的困境,這樣的痛點,也導致企業在數位轉型的旅程上跌跌撞撞。
因此,採用混合雲模式,便成為企業走向數位轉型的一個重要手段。從客觀數據而論,企業確實逐漸開始擁抱此趨勢。IDG Research Services調查顯示,混合雲可讓企業整體IT成本減少24%。而Gartner則表示,公有雲服務興起及資料中心委外業務萎縮,在這兩因素的消長下,將促成混合雲市場蓬勃發展,在2020年之前預計將有90%的企業導入。
那麼,導入混合雲的真正價值又為何?根據戴爾科技的報告指出,近六成的亞太地區企業經營者認為,對於未來三年自身產業發展存在高度不確定。所以當業務隨時面臨中斷威脅,多元彈性的數位化策略,就顯得更加重要。而借助混合雲架構,公有雲、私有雲能互相截長補短,讓企業IT結構設計更靈活,兼具安全、敏捷性。在IT資源和商業應用的連結度更加彈性下,企業更有本錢著手數位轉型。
VMware執行長Pat Gelsinger在2018 VMworld曾表示:「現在已正式邁向多雲時代,透過混合雲的技術,能夠幫助客戶實現公有雲和私有雲的串聯,混合雲將是VMware接下來最重要使命。」
不過,相較歐美市場,台灣企業導入雲端的速度仍較緩慢。除多數IT大廠並不會在台灣設置資料中心外,礙於法規對資料落地、資料自主性的規定,導致企業對公有雲的接受程度不高,更遑論對混合雲的部署投入更積極作為。針對這些疑慮,現在混合雲的服務模式開始整合多方軟硬體資源。例如,提供專屬硬體,直接將公有雲環境原封不動地部署在本地資料中心運作,讓企業可快速延伸內部基礎架構、符合資料法遵要求,也替企業未來擁抱公有雲的布局,留下一條活路。
IT界有一句名言:「軟體正在吃掉全世界。」基礎架構技術從實體伺服器、虛擬機,到當今的容器技術,無非就是讓企業IT可因應新應用的開發,做到快速測試與彈性部署。面對未來企業面臨災難復原、應用程式移轉、資料中心整合、容量需求暴增等棘手議題,兼具公有雲彈性、私有雲穩定特性的混合雲,正是面臨數位浪潮下,企業能使用的最佳解決方案。
<本文作者:陳學智現為VMware台灣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