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力 遠距工作 在家工作 數位轉型 跨領域 AI 人工智慧 大數據 機器學習 自動化

傳統認證轉向以角色為中心 跳出思考框架突破技能盲點

AI、雲端、資安相互牽動 「技能再造」獲跨領域專長

2021-07-06
數位轉型已經成為企業增加競爭優勢的重要策略,而人才更是其中關鍵。企業面對的挑戰不僅在於如何招攬到所需的新興科技人才,更包含了如何讓既有企業內部員工「技能再造」(Reskill),取得適應數位化流程的能力。

 

今年(2021年)初宣佈將持續在台投注研發資源、擴大招募百名研發人才的微軟,在充實優秀軟硬體研發的同時,也不忘賦能在地產業數位人才,除了深化與台灣高等教育學校的合作,例如和中華大學共同舉辦「微軟AI證照培訓營」外,也攜手104職涯學院推出「科技即戰力職人計畫」,希望讓學生及早意識到數位科技力在職場的重要性,進而主動學習第二專業技能,為日後的職涯發展超前部署。

三大類人才炙手可熱

台灣微軟雲端平台事業部副總經理蔡維彬觀察,數位轉型已經成為企業增加競爭優勢的重要策略,而人才更是其中關鍵。企業面對的挑戰不僅僅在於如何招攬到所需的新興科技人才,更包含了如何讓既有企業內部員工「技能再造」(Reskill),取得適應數位化流程的能力。 「在現今的總體趨勢發展下,包含人工智慧(AI)、雲端以及資訊安全相關人才都將炙手可熱。」他提到,許多跡象都顯示企業對AI人才需求不斷攀升,五年前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的想像可能只停留在機器人下棋的畫面,但104人力銀行在去年發布的十大熱門職缺調查中,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熱門職缺就佔了六項;另一方面,調研機構IDC公布的2021年台灣ICT市場十大趨勢預測中也提到,傳統AI正在進化成新世代解釋型AI,再加上疫情、5G以及雲端的發展也將帶動AI技術的採用,「顯然,企業迫切想知道如何運用AI來強化企業營收,而此也將會帶動AI人才需求。」

而為了因應疫情危機,建立具備彈性與數位韌性的基礎架構也至關重要,許多企業正運用各式雲端方案來面對新常態下的各種挑戰。因此,雲端資源相關解決方案人才也大受企業歡迎。至於資訊安全雖然並不是一項新的課題,不過遠距工作的安全性卻在疫情開始後加倍重要,隨著愈來愈多的使用者從外部連線至公司環境,如何保護資料與系統也成企業的一項課題。

微軟從「Role-based」角色訓練切入,依據不同的角色提供相關的課程訓練以及認證課程。圖為資料科學家認證課程。(資料截取自Microsoft Learn)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的時候,許多企業便開始啟用遠端桌面或是各種軟體讓員工遠端連線進入到企業內部的電腦,但是這種作法會產生不少問題,包含公司電腦必須是要一直開啟的狀態,如果遇到當機的情況,該如何解決?其次,當員工遠端存取企業內部的應用程式時,效率與效能是否足夠支應?最後則是如何確認遠端存取者是否就是員工本人?」蔡維彬指出,在後疫情時代,企業不只希望能導入人工智慧,也會更善用雲端服務,同時也會更在意資訊安全,而這三個趨勢並不是獨立存在,反而是互相交織牽連,同時也會帶動相關的人力需求。

順應數位化潮流技能再造

隨著遠距工作成為新常態、零接觸商機崛起,以及更強調數位體驗的趨勢下,既有IT人員也面臨著更為嚴苛的技能挑戰,從基礎架構面來看,過往實體的應用環境轉為線上服務,而原本的線上服務則開始走向雲端化,進而演變出混合雲與多雲的架構;從應用服務面來看,新興科技與趨勢也成為全球企業加速轉型的利器,AI、5G、物聯網、大數據加速落地。而這一連串的連鎖效應極可能同時對IT工作者的職涯帶來新的衝擊與契機。

他認為,面對大環境的變革,既有IT從業人員也必須有所轉型,透過技能再造來因應數位化潮流,甚至取得轉業或轉換跑道的優勢。而這裡所謂的技能再造並不是憑空切入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而是從現有的專長中進一步跨進雲端或AI等領域。「這不代表本來只專注在On-premises基礎架構的人才沒有發展性,而是需要透過技能再造,延伸原本專精的基礎架構或是網路架構,往雲端或AI方向靠攏,練就跨領域的專長。」

他接著說明,假設企業為了遠距工作方便,打算將某些應用程式與伺服器搬遷上雲,基本上IT人員必須要先懂得基礎架構,否則此事無從成形。但是,只有基礎架構的領域知識並不夠,還必須知道如何搬遷、如何因應雲端或混合雲的架構來更改設計,而這就是IT人員可以練就的第二項技能。甚至更進一步,將其調整到符合雲端部署,包含了整個架構的重構(Refactoring)以及持續整合部署(CI/CD),亦即如何實現DevOps,一旦進入到這個階段,就會是IT人員的第三項技能。

「在可預見的未來,基礎架構團隊與應用程式開發團隊的界線將會愈來愈模糊,」蔡維彬解釋,過去大型企業的分工非常明確,應用程式開發團隊會把需求告訴基礎架構團隊,由基礎架構團隊開設資源後,交由應用程式開發團隊來運用。然而,隨著雲端運算日益普及,只需要一個訂閱或是在既有的訂閱服務中就可以開立群組資源並交由應用程式開發團隊來使用,而且還能符合公司政策規定,同時精確掌控成本、分部門來計算費用。應用程式開發團隊不再只依賴基礎架構團隊協助IT資源的採購與建置,在這種情況下,界線將會愈來愈模糊,「就我們的觀察,這兩個團隊已經慢慢出現了整併的趨勢。而這也是為何既有具備技術與能力的人員需要技能再造的原因之一。」

教育訓練轉向基於角色為主

趨勢轉變同時也反應在證照與教育訓練課程上。五年前,微軟的認證課程主要以On-premises的伺服器為主,包含微軟認證解決方案技術師(Microsoft Certified Solutions Associate,MCSA)、程式設計領域的微軟認證解決方案開發人員(Microsoft Certified Solutions Developer,MCSD)及系統操作領域的微軟認證解決方案專家(Microsoft Certified Solutions Expert,MCSE)等等,但是約莫在三年前,微軟的認證課程就開始轉型到以雲端基礎架構或是Architecture的認證為主,今年可以看到更多類似Python或CI/CD設計課程,若單從教育訓練的角度來看,課程內容也有很明顯的轉移。

在課程設計上,目前微軟採取從「Role-based」角色訓練切入,「Microsoft Learn:免費的線上學習平台」提供了系統管理員、AI工程師、應用程式製作者、稽核員、商務使用者、資料分析師、資料工程師、資料科學家、開發人員、DevOps工程師、教育工作者、功能顧問、安全性工程師、解決方案架構設計師等角色,另外也特別針對學生提供熱門學習路徑和課程模組。而每一種角色,微軟都會安排一連串循序漸進的課程。

台灣微軟雲端平台事業部副總經理蔡維彬觀察,在現今的總體趨勢發展下,包含人工智慧(AI)、雲端以及資訊安全相關人才都將炙手可熱。

另外,在認證課程中,微軟也規劃了基本知識認證,適用初入行或是考慮跨足新領域的IT人員,而基於角色的認證則是確定了角色之後,學習該角色中有價值的技能,舉例而言,資料科學家認證便包含了Azure AI Fundamentals及Azure Data Scientist Associate,前者主要是用來檢驗應試者是否具備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概念以及Microsoft Azure服務相關的基礎知識,而後者則是讓應試者把資料科學和機器學習的知識套用在Azure上,以實作並執行機器學習的工作負載。

除此之外,微軟也提供了其他的專業認證,例如Azure for SAP Workloads Specialty就是針對SAP工作負載所提供的認證,想要取得這項證書就必須對SAP HANA、S/4HANA、SAP NetWeaver、SAP BW/4HANA、用於SAP應用程式和資料庫的作業系統伺服器、Azure門戶、ARM模板、作業系統、虛擬化、雲端基礎架構、儲存結構、高可用性設計、災難復原設計、資料保護概念和網路等等具有一定的應用經驗與知識。

對於想要轉換跑道或是踏入新技能的人才,蔡維彬也建議先學廣,然後再決定要挑哪種產業、應用或情境投入,甚至作為用來決定要不要轉向的依據。舉例而言,「人工智慧」是非常廣泛的術語,到底要學習AI的程式、演算法還是電腦視覺,抑或是從大數據切入?其實,許多人是從Excel開始學習,然後到Python或者是簡單的大數據演算法,而後才進入到如何應用到相關的視覺認知服務API或者是視覺辨識API來協助的領域。

擁抱學習跨域合作

產業擁抱數位科技步伐加速,具跨域數位技能的新型態人才炙手可熱。2020年台灣微軟提出培育台灣20萬數位人才計畫,繼推出AI、雲端等課程免費上課考照後,今年4月,微軟也攜手104職涯學院舉辦「科技即戰力職人計畫」校園活動,深入校園厚植台灣未來人才實力。

根據104人力銀行統計,台灣AI人才需求正大幅提升,除已知的軟體網路、電腦資訊等高科技相關產業,非資訊相關產業如製鞋紡織、廣告行銷、傳播出版等,對於跨域AI人才的需求同樣快速攀升。Azure雲端平台事業部資深產品行銷經理陳婉瑜指出,過去微軟推出相關的認證課程主要都是針對IT專業人員,但是除了IT專業人員之外,現今的大學生甚至高中生也會希望提早接觸業界的方案,有鑑於跨領域人才愈益重要,過去三年微軟已經推出9張基礎證照,方便新手從零開始學習。

「此次的工作坊也超出了原本既定的想像,一般可能都會以為是資工系或者是資管系背景的學生來參加這類的工作坊,但其實參加的學生中有90%到95%的學生都不是本科系,包含中文系、戲劇系、英文系以及歷史系都在其中,而且非常積極。」她提到,這些學生主要的疑惑是,他們都知道現在科技當道,許多人都在討論人工智慧或是雲端,但不知道如何把所學跟這些科技進行結合,舉例而言,過往金融科系背景的人可能想像不到如何跟人工智慧結合,但是隨著FinTech興起後,愈來愈多的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或者是機器學習的知識協助進行資料分析。而透過這樣的管道也讓他們發現,原來自己的專業跟科技的距離其實可以很接近。

蔡維彬則補充,對於剛畢業的新手,證照是一個不錯的敲門磚,但是在證照之外,是否具備資料處理、跨領域合作或者是跨國專案的能力也是評估的依據之一。另外一個重點是,人才能不能持續地改變並且持續演化、擁抱學習,然後跟既有的技能以及經驗激盪出新的火花。而在這過程中,跨領域或者是與他人、團隊進行協作也是一大關鍵,如此才能從別人的身上吸取相對應的經驗,並且創造出更多不同的應用,「技能是永遠學不完的,如果只是在IT的技能上打轉就會出現盲點,唯有跳出框架思考,才能有更好的創新。」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