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唯有適者能夠生存。尤其,數位潮流的腳步愈來愈快,若是不能加速轉型,很可能就落於必須奮力追趕的境地。2019年底,新冠肺炎(COVID-19)爆發,不僅危害民眾生命安全,同時也對全球經濟帶來重創,各行各業幾乎都受到波及,面對這場生存考驗,不少企業紛紛加速運用數位科技,藉由遠端協作來保護員工安全、提高生產力與競爭優勢,以確保業務能夠持續營運。
日前剛率團隊同仁合撰出版《數位轉型力》新書的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詹文男認為,新冠肺炎對各個產業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但企業並沒有因此停下數位化腳步,特別是面臨生死交關的企業,反而更加速數位轉型,舉例來說,雄獅旅遊便是典型案例。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外觀光旅遊幾乎急凍,旅遊業在重創之下不得不急起因應,日前雄獅旅遊董事長王文傑決定轉型從觀光旅遊轉而成為生活產業集團,便是藉由商模再造來達到轉型的目的。」
「但是,大部份的企業其實仍處於數位優化的階段。」他解釋,企業運用數位工具以因應遠端辦公或在家上班的需求,嚴格來說,只能算是數位優化的一環,離數位轉型仍有一段距離。所謂「轉型」指的是企業長期經營方向、營運模式及其相應的組織架構、資源配置方式的整體性改變,而「數位」指的是數位科技,因此「數位轉型」的定義是以數位科技大幅改變企業價值的創造與傳遞方式。相較之下,「數位優化」則多半是在既有的環境下延伸,例如運用數位科技強化營運,以提升公司產品品質、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加速交貨時間等等,又或者是從顧客體驗著手,更快瞭解客戶的需求,讓忠誠度可以提升,進而提高回購率。
簡單地說,數位優化可分為二個面向,一是營運卓越,利用數位工具來提升流程運作、營運效能,另一則是顧客體驗,透過增進對顧客的接觸與認識,以提高顧客的滿意度。而判別數位轉型的關鍵則是企業是否商模再造。「綜合來看,不管是數位優化或是商模再造,新冠肺炎都加速了企業腳步,但是各個產業進程並不相同,面臨生死交關的企業,可能用數位來翻轉業務模式,有些則是透過數位工具讓營運更卓越、顧客體驗可以更好。」
檢視企業體質 改善環境、流程與生產力
持續了數個月的新冠肺炎疫情終於稍見趨緩,各國也開始逐步解封,台灣包含商務、體育、文化、團體、旅遊等活動也可望以小規模方式舉辦,然而中國大陸、香港、南韓等地卻也相繼傳出疫情復燃消息,面對傳染病不可預期的發展,不少專家紛紛建議,趁著疫情趨緩,現今正是停下來檢視企業體質的最佳時機。
詹文男也認同這項看法,他提到,毫無疑問,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加速人們對遠距辦公、線上學習的認知,現在企業比任何時候都要仰賴遠端工具,以進行溝通協作,甚至是維持業務持續營運。「但是,你可能會發現,遠距上班還是有些不順暢的地方,例如視訊會議的音訊時大時小、紙本簽核如何改為數位化流程執行、當員工在家上班使用自有的工具透過網路存取公司資料庫時,會不會有駭客、病毒入侵的問題?因為取消客戶拜訪,如何透過數位工具提升顧客體驗等等,企業不妨趁著疫情減緩,思考如何更妥善地因應。」
他建議,企業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檢視,包含如何改善工作成效與環境,流程數位化以及確保員工身心狀態。舉例來說,如何讓員工在家的工作環境,就像是辦公室環境一樣,具有足夠的網路順暢度而且是安全無虞的環境可以溝通無礙。根據日本第一智庫的調查,今年日本28%的人在家上班,光是因為遠距作業的花費就多出1.3兆的費用,這就足以顯見網路的重要性。
另外,公司上下層決策或是營運流程方面,有沒有需要改善。假設,有位同仁剛好在居家辦公期間要離職,該如何執行?傳統上離職需要經過許多單位簽名核可,但是這個程序又不能省略,能不能透過電子簽章這類的數位工具來加以協助?這也是為何企業需要重新檢核企業流程或工作流程,把能夠電子化的部份加以補強的原因。不只是在人事方面,包含產(生產)、銷(銷售或行銷)、發(研發)、財(財務)都有機會加以檢討與提升。
而同仁在家上班,又該如何維持生產力?改善工具使用體驗,讓溝通更為順暢是其中一項可以檢視的方向,另外同仁之間的互動也非常關鍵。「因應疫情,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日前也施行了為期一個半月的遠端辦公,有新進同仁報到後根本沒進過辦公室,也有同仁只工作一個月就離開了,如何增加互動、早晚關懷,讓員工覺得雖然在家上班,但還在公司的氛圍裡面,建立歸屬感將會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詹文男舉例,在居家辦公期間,MIC也舉辦了一些小活動,讓員工可以在線上參與,或是提醒要適度地動一動,維持身心健康,雖然都是小細節,但對於員工關懷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後疫情時代 遠端技術應用更廣
數位科技隨著時代發展而演進突破,並且彼此疊加交會,產生數位創新與轉型的契機。新冠肺炎看似打亂了企業數位轉型的既定步調,但數位科技的應用卻早已悄然發生。舉例而言,在可疑案例的篩檢與監測方面,目前已大量運用紅外線熱顯像儀快速找出潛在可疑病患,最理想的應用模式是進入大樓時便能知道人員的身份,體溫為多少並且將溫度直接拋轉到系統內,如此一來,便無須人工作業,而且人流也不用排隊。另外,在人工智慧的應用方面,運用AI來判斷肺部有無浸潤原本就在進行中,另外,也被應用在提升病毒分析速度,希望進一步縮短疫苗開發時間。而在中國大陸,也看到運用無人機提醒沒戴口罩的路人要戴口罩,這些都是常見的數位科技應用。
展望未來,在人機協作部份,數位科技也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提到,在後疫情時代,遠程化控制與維運技術,需要更穩定、安全、不間斷的網路通訊服務,此舉也將催生如5G、區塊鏈、資訊安全、邊緣運算技術的進展,IT與OT也會加快融合速度。由於疫情對於人員的隔離、限制,製造商與服務商為維持生產力,將持續導入無人化、自動化科技,諸如智慧工廠、無人載具、無人化商店的議題將會被加速實現,然而資訊安全的課題也隨之浮現。另外,VR等新興互動體驗技術,將重新受到重視,可被用來強化遠程的消費者體驗,也將有更多文化內容,如影視、電競產品與互動科技相結合,創造更多元的體驗科技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