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PureApplication System Reference Architecture Integrated Solution HP CloudSystem Oracle Exalogic VirtualSystem Oracle Exadata HP AppSystem IBM PureFlex Dell vStart PureSystems 整合式基礎架構 FlexPod NetApp Vblock 單一窗口 集中化 虛擬化 HP IBM 甲骨文 HDS EMC 評估 採購 思科

整合式基礎架構 極速建置最佳化系統

2012-09-06
集中化、虛擬化等企業經常採用的技術都是透過橫向的設備整合並且將各式資源匯整成資源池,但除了橫向整合方式之外,近期在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也紛紛朝著垂直整合方向發展,整合式基礎架構就是其中代表。
受到經濟、環境、IT技術等因素驅使,近年來IT基礎架構早已朝向「整合」發展。過去企業為了個別特定專案而單獨採購一套系統的作法,在年復一年、專案日益增加與經年累月的變化下,IT系統逐漸變得日益複雜而且難以管理。當複雜的IT結構成為管理負擔,透過整合使其架構簡化,也就成為企業普遍的作為。

集中化、虛擬化等企業經常採用的技術都是透過橫向的設備整合並且將各式資源匯整成資源池,但除了橫向整合方式之外,近期在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也紛紛朝著垂直整合方向發展,整合式基礎架構就是其中代表。

簡單地說,整合式基礎架構係將過去企業必須分批採購的伺服器、儲存設備、網路等系統必備的設備,由原廠預先最佳化整合與調校之後,整合於同一個機櫃中。這種在單一機櫃提供IT系統運作所有必要元件的作法,頗有一站購足的味道。比起各自分散形態的採購,整合式基礎架構與其差別之一便在於其元件以模組化形式構建且都已經最佳化配置與調整,連同原本各設備提供的管理軟體,現也整合成同一個管理介面,方便IT人員統一管控。

▲日立數據系統台灣分公司技術經理梁萬宇認為,整合式基礎架構就像是直接採購有一台現成電腦,業者已經針對使用者需求提出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將所有元件做了最佳化配置,而且還提供了效能、高可用性、彈性以及效率等優勢。
日立數據系統台灣分公司技術經理梁萬宇認為,從應用的角度來看,整合式基礎架構與傳統IT架構並無明顯不同,同樣都屬於資料中心範疇,若再一一分拆細項,伺服器、網路、儲存設備、管理工具與軟體也一樣不少,但這兩者方式卻存在著部署思維的不同。

「傳統IT架構部署思維方式比較傾向早期的個人電腦組裝思維,為了在某個特定用途領域中,很簡單地執行應用程式,於是開始調查各種元件的組合與搭配,從處理器、記憶體、VGA卡到硬碟、作業系統等等,絞盡腦汁地配置,以期能配合特定應用軟體。」他提到,但是整合式基礎架構就比較像是直接採購有一台現成電腦,業者已經針對使用者需求提出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將所有元件做了最佳化配置,確保一定的效能、高可用性、彈性以及效率等水準,萬一故障需要維修,也只要面對單一窗口即可,而這些也是整合式基礎架構的優勢。

從基礎架構型到特定應用需求型

整合式基礎架構在市場上經過幾年的淬鍊後,產品線也變得更為多元與成熟,歸納現行產品發展,大致上可分為基礎架構型、應用程式通用型以及特定應用需求型。

所謂基礎架構型,顧名思義主要用於基礎架構資源的提供,其元件包含伺服器、儲存、網路等設備,並且提供單一管理軟體。這類型的整合式基礎架構由於顧及到資源共享的需求,往往也支援了虛擬化相關技術,讓企業得以更快地分配資源,而管理軟體除了硬體元件之外,也可同步控管到Hypervisor、虛擬機器(VM)以及作業系統等層次。

基礎架構型可以讓企業在底層架構之上,運行各式應用程式,而為了協助IT人員能夠快速部署完成,部分業者也貼心地提供了部署指南(Deployment Guide)或是評估指南(Sizing Guide)等資訊,方便IT人員按表操作部署。

應用程式通用型主要是針對應用程式開發、部署,在配置上係以基本設施型為基礎,在其上建立一個中介軟體(Middleware)平台,用以進行應用軟體之間的溝通。由於應用程式通用型並不限制哪些應用程式,因此主要是提供一個通用化的平台,以便讓企業能夠自行開發與部署。

而特定應用需求型則可視為應用程式通用型的限制版,這意謂了這類的整合式基礎架構只能限用某一特定應用程式,例如僅僅只執行SAP HANA平台或資料庫系統等等。雖然有其限制,但由於已針對特定應用程式進行系統最佳化調校,因此企業部署過程中不需要太多繁瑣過程,便可快速地讓特定應用程式上線。

解決IT三大壓力

面對日益競爭的商業營運,身為基礎架構的管理人員不斷想方設法,提供給營運單位最佳的支援,例如利用通用系統的彈性客製化系統,再依照業務環境予以優化,或是持續尋找更合適的IT技術,想辦法提升系統運作效能。然而隨著商業環境持續的轉變與複雜化,這些作為卻給IT帶來極大的壓力。

▲HP技術規劃部副總經理暨雲端運算總監范欽輝指出,IT人員分批採購設備也將產生另一種風險。當經驗老道的IT人員與新手IT人員所進行的配置無法品質一致時,專案流程也將存在很多變數。
壓力之一來自於管理面的挑戰。隨著IT技術日新月異,IT人員的能力也跟著受到挑戰。為了跟上每一樣技術,IT人員必須加緊學習,看看新的技術對於現今的環境有無幫助,但也因為如此,在資料中心內部造成漫無章法的「技術蔓延」,倘若再加上企業內部存在各式品牌,而每個品牌又有其特殊性,IT人員為了管理眾多異質技術與系統,耗費在維護的時間也日益增長。

根據資料調查顯示,企業年度的IT預算,平均有70%是花費在常規作業與維護工作上,換句話說,IT人員花費了大量時間、金錢與人力來維持現狀,然而管理挑戰依然日益加劇。

「另一方面,企業也存在著整合與投資上的風險。」HP技術規劃部副總經理暨雲端運算總監范欽輝指出,雖然設備供應商都已竭盡所能將產品設計到最好,但在產品設計初期往往也只針對該領域進行優化,例如儲存業者會從儲存角度考慮如何讓資料存取速度更快,而伺服器業者則想方設法讓運算能力更強,正因為沒有跨領域思考,使得IT人員在分批採購設備之後,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加以調校。然而這種作法也將產生另一種風險,由不同IT人員進行整合的品質將產生不小的差異。當經驗老道的IT人員與新手IT人員所進行的配置無法品質一致時,專案流程也將存在很多變數。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