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在製造業積極引進AI應用邁向智慧化之際,資安防護機制的角色越來越關鍵。
2025-04-02
當前製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力短缺挑戰。無論是高齡化社會帶來的勞動力減少,還是市場競爭導致的人才流動加劇,企業都必須思考如何利用新技術提升生產力、加速數位轉型,甚至在不增加人力成本的前提下,實現更高的營運效率。
在邁向智慧化的進程中,全球製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智慧製造的核心在於資訊技術(IT)與營運技術(OT)的深度融合。
長久以來,世界對AI有幾個共同的認知:訓練尖端模型至少需要十億美元與數千個先進的晶片;AI必須閉源開發;只有少數公司擁有打造AI模型的人才,因此嚴守技術機密是最重要的事。
2025-03-28
資料常被譽為是數位時代的重要資源,現已成為推動創新和經濟成長的關鍵動力。然而,根據IDC調查,企業可用資料中僅實際運用32%,其餘68%則閒置未運用。
2025-03-21
全球減碳趨勢加速與能源需求持續攀升,對企業帶來雙重壓力,電網基礎建設的現代化升級已成為驅動能源轉型的關鍵引擎。在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設定的全球1.5°C升溫控制情境中,電力產業必須進行比其他領域更深入的減碳作為,其目標是在2030年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升至68%、2050年達91%。
2025-03-14
生成式AI崛起加速了企業AI的成長。各家公司正積極推展AI策略。事實上,根據IDC預測企業在AI上的支出將從2023年的1,759億美元成長到2027年的5,091億美元(CAGR為30.4%)。
2025-03-07
過去一年,AI科技持續翻轉商業面貌,驅動企業轉型。而AI應用在企業端也加速發展,積極著手規劃、建置與擴大應用AI科技以求取得與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
2025-02-27
台灣的企業越來越常在業務中導入AI。根據Acess Partnership近期發布的2024《台灣經濟影響報告》預估,在2030年之前,AI驅動的解決方案可望為台灣企業創造高達新台幣3.2兆的經濟效益。
2025-02-21
面對全球減碳趨勢加速及電力需求持續攀升的雙重壓力,能源轉型已成為商業建築的必然趨勢。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商業建築占全球能源消耗超過30%,如此龐大的用電規模的確帶來轉型挑戰,卻也蘊含著可觀的創新商機。
2025-02-14
最近參加的每一場產業會議,討論的重點幾乎都圍繞人工智慧(AI)。顯然所有的企業無不爭先擁抱AI熱潮。不過在熱潮之後,開始聽到成功應用AI的質疑。蘭德(RAND)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一些研究顯示80%的AI專案預計會失敗。
2025-02-07
從AI治理到AI營運,從IT架構現代化到建置混合雲環境,網路安全到永續符規等,在一連串受AI技術驅動的轉型中,我們揮別了2024年。
2025-01-24
近年來,隨著AI、雲端運算等新技術的出現,企業更加依賴資料,勒索軟體所造成的破壞性影響也隨之增加。
2025-01-17
全球暖化加劇,各國政府紛紛祭出更積極的減碳目標,傳統石化燃料發電的占比勢必逐年下降。在此趨勢下,企業不僅面臨更嚴格的碳排管制,也須因應逐步攀升的能源成本。
2025-01-10
在日益複雜的雲端環境中,速度是致勝關鍵。但公司對技術的投資往往零散而孤立。IT預算被分散於各環節,公司取得的成果帶來的效益甚微且零星;因此,世界各地的IT組織都出現技術僅能應用在狹隘範圍內的問題。
2025-01-03
人工智慧(AI)全面發展,在各個領域都發揮強大影響力,但是在毫無管制的情況下,顯然會出現難以控制的風險,因此近期全球各國與各專業應用領域針對AI制定基本法規與各領域的指南,重點涵蓋風險分級、隱私保護、公平性與透明度等議題。
2024-12-27
人工智慧(AI)技術的進展,為資安領域帶來更嚴峻的挑戰。尤其車用產品涉及人身安全議題,需要更謹慎應對資安威脅。
2024-12-26
隨著數位化持續推進,歐洲資安法規的更新,正為全球企業帶來重要影響。最新的三項法規——NIS2、CRA以及PSTI,針對企業的資安管理與數位產品安全提出嚴格要求,並以高額罰款作為執法利器,企業若未符合法規,將面臨重大挑戰。
2024-12-25
物聯網(IoT)與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普及下,網路攻擊風險逐年攀升,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挑戰。台灣德國萊因工業服務與資訊安全業務經理莊珮甄指出,各國對資安法規的要求正迅速擴展且複雜化,例如,歐盟網路韌性法案(CRA)要求製造商及進口商確保具數位元件的產品在全生命週期內的安全性。
隨著汽車智慧化不斷發展,汽車系統面臨的資安風險持續提升,駭客可能透過各種遠端連線控制,或者竊取個人資料等方式,威脅行車安全。
2024-12-24
5G/WiFi無痕匯流 重塑企業無線網路
SASE雲平台守護製造業聯網安全
雲服務打造AI驅動製造藍圖
AI賦能引爆生產力與營運效率
企業級SASE安全瀏覽器 兼顧生產力與防護勒索竊密
克服量子運算破解加密危機 PQC守護憑證與機密資料
電網互動式UPS整合儲能 穩定調節供電助力智造轉型
GAI賦能製程再進化 機器人自主運行前景可期
資料保護策略軟硬整合 智造現場/研發/韌性全到位
效能、容量、保護三位一體 QNAP 短機身 TS-h765eU 強勢登場
建置高可用性iSCSI儲存設備(中)
Citadel協同合作系統 企業級基本功能一應俱全
針對UNIX及其相容系統所設計 開放源碼界防毒天王—ClamAV
NEITHNET 全套式防禦 缺資安人力也能完美駕馭
檔案嵌入浮水印防變造 萃取比對原件辨真偽
強化實體與環境安全
K8s深度整合vSphere VMware Tanzu全新出擊
裸機安裝EMC ScaleIO 簡單享用軟體定義儲存
記錄惡意網路封包資訊 實作Snort+BASE網頁型入侵偵測系統
LINE CONVERGE 2019 宣示持續耕耘台灣市場擴大社會參與
第231期
2025年4月
GAI在智慧製造的應用機會與趨勢 — 工業技術研究院業務發展處副處長吳志平
電網互動式UPS助力智慧製造之轉型方案 — Eaton
SASE 原生企業瀏覽器,全方位保護跨裝置資訊安全 — Palo Alto Networks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