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8企業儲存趨勢 五大佈局重點一手囊括

在雲端、社群媒體、物聯網(IoT)以及5G等新興科技的帶動下,資料量正在不斷增長,而且愈來愈龐大。該如何使這些大量且多元的資料妥善地儲存、快速地被讀取,並且將其轉換成企業優勢,已經成為IT部門的當務之急。而這也迫使企業尋求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帶動了儲存架構的變革。

回顧2017年,快閃儲存、超融合基礎架構以及軟體定義儲存的需求均不斷加溫。一方面在數位化浪潮之下,使用者愈來愈多,耐性卻愈來愈少,要求所有的服務都能被立即地存取,並且提供更快速的回應,讓快閃儲存的聲勢突飛猛進;另一方面,由於資料量激增,企業在有限的預算下,打算選擇以更經濟的方式來建構儲存環境,使得超融合基礎架構以及軟體定義儲存方案在過去一年也受到眾多討論。展望2018年,有五大儲存趨勢依然會持續地影響資料中心基礎架構的策略與佈局。

閃存革命持續進行

企業儲存擁抱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的腳步已經愈來愈快。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發佈的2017年全球第三季度企業儲存系統季度追蹤報告,包含混合式快閃儲存陣列(Hybrid Flash Arrays,HFA)與全快閃儲存陣列(All Flash Array,AFA)營收已上看39億美元,而其中混合式快閃儲存市場就佔了總體市場的19.1%。

隨著技術的演化以及總體價格持續下降,2018年快閃儲存陣列市場依然可望有強勁的增長。值得留意的是,解決方案供應商們正在追求更高的SSD效能,在2018年可望見到NVMe SSD的支援將更為普及。另外,因為NAND Flash原廠供應嚴重短缺,致使快閃記憶體價格一路上漲,對於企業級固態硬碟的供應也造成影響的情況,尚未見到明顯緩解,建議企業在部署前應即早規劃與因應。

分析與人工智慧看俏

2018年,企業儲存將可以看到更多嵌入分析與人工智慧工具的方案,而愈來愈多的企業也開始仰賴分析來改善系統性能、可用性以及資料管理。供應商開始提供人工智慧平台,以提供企業預測容量與效能,以及獲得有關工作負荷部署、互動與優化的智慧化建議。

Hitachi Vantara技術長Hu Yoshida觀察,物聯網興起後,企業渴望從資料獲得更多的優勢,因而將會投資更多分析與人工智慧相關的解決方案。根據IDC預測,全球資料領域到了2025年將成長至163ZB,是2016年所產生的16.1ZB資料量的十倍。到2025年,超過四分之一的數據將是即時的資料,其中物聯網產生的即時資料將佔95%以上。 為分析準備廣泛的資料,對於商務分析師以及IT團隊而言是一項困擾,根據研究指出,資料科學家花費20%的時間收集資料,60%的時間用來清理資料,只有20%的時間是用於分析,因此,企業會愈來愈重視自動化資料收集以及資料整合工具,並且將業務分析與資料科學的功能相結合。

SDS成優先選項

軟體定義儲存(Software Defined Storage,SDS)的接受度正在逐年攀升,並且成為企業部署優先選項之一。根據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所發表的軟體定義儲存市場趨勢報告,有52%的組織致力於軟體定義儲存以作為長期策略。在DataCore第六年探討部署軟體驅動式儲存(Software-driven Storage)對於全球企業組織的影響的報告中,提到了企業部署軟體定義儲存的動機,有55%企業導入SDS是為了簡化儲存設備管理,另有53%組織著眼於SDS是合乎未來的儲存基礎架構,而52%的企業則是為了避免被單一儲存設備供應商綁定硬體,此外,也有47%的組織認為採用SDS可以延長現有儲存資產的使用壽命。

物聯網(IoT)是軟體定義存儲的另一個驅動因素。根據Machina Research調查,有48%的企業正在使用物聯網技術,同時,另有43%的受訪者表示,已計畫在2018年初部署物聯網相關的方案。物聯網設備的增加也意謂即時資料量將跟著攀升,雖然物聯網分析可以協助企業提高效率並且深入瞭解客戶,但是當物聯網所收集來的大量數據需要與其他系統所收集的資料結合使用時,企業將會面臨許多挑戰。軟體定義儲存可以減輕這些挑戰,企業將得以輕鬆擴展並減少儲存設備資產,還能透過簡化架構優化運營,有助於資料生命週期管理。

多雲儲存更能保護資料

混合雲已經成為企業的主流模式,企業應用並不會只鎖定單一公有雲供應商,而是朝向多雲發展,這個趨勢將在2018年更為明顯,有更多的企業選擇混合交付的模式將工作負載儲存於多個雲中。這種模式需要更靈活的儲存模式,資料可以放置在公有雲、私有雲以及混合雲以提高效率。藉由多雲儲存,企業可以降低資料遺失或是當機的風險,即便是公有雲服務供應商的服務無預期中斷,企業也可以將其流量導向其他的雲,讓使用者讀取在其他雲中複製的資料,以確保服務不中斷。

最近,調研機構IOD Cloud Technologies Research與Cloudify合作進行的一項調查也指出這種現象,其內容指出,混合雲已成為企業主要的架構模式,有5成的受訪者表示企業內部不只部署一種雲端方案,甚至有9%的企業部署超過5種雲端方案,甚至更多。最流行的雙雲組合是AWS 與Azure,這表示企業正在使用多個公有雲服務,以避免被單一雲端供應商綁定(Vendor Lock-in)。其次流行的組合是AWS和OpenStack,顯然公有雲以及私有雲正在企業環境中,並肩合作地相容共存。

值得留意的是,多雲架構很可能引來孤島危機,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組織受到或可能正在遭受孤島危機的困擾。多雲架構帶來雲端運算的彈性以及更好的創新,但當企業處在高度分散的雲世界中時,孤島危機也可能扼殺了靈活性與創新。

HCI勢不可擋

一份來自於ActualTech Media的調查報告指出,36%的受訪者正在考慮採用超融合基礎架構(HCI)。對於企業來說,超融合基礎架構的優勢之一在於部署簡單,可協助各種規模的企業減少複雜性並克服其所面臨的儲存挑戰。2018年,這股熱潮還會持續,根據Gartner預估,HCI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20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近50億美元。 另外,解決方案供應商也開始把全快閃儲存與超融合基礎架構兩相結合,目前已有廠商將超融合基礎架構拆成運算節點與儲存節點,其中儲存節點全數採用SSD,以提供更高的效能,同時還能兼顧資源共用的優勢。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