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雙節點vSAN叢集 輕鬆故障移轉/熱備援

部署vSAN叢集架構,可滿足龐大資料於vSphere虛擬化運作環境中的儲存需求。以往這樣的做法所費不貲,並非一般企業所能負擔,但最新版的VMware vSAN已經可以低成本預算來部署具備故障移轉能力的雙節點vSAN叢集,本文將透過實際操作來詳細說明整個建構及設定過程。

在大型的組織中,IT部門可以部署最多64節點的vSAN叢集架構,來因應龐大資料於vSphere虛擬化運作環境中的儲存需求,並且同時享有這項軟體定義儲存(SDS)技術所帶來的高可用性與高效能的存取效益。然而,預算相當有限的中小型組織是否也能夠擁有vSAN架構所帶來的效益呢?對此,本文將以實戰的講解方式,示範如何以最低的成本預算輕鬆部署具備故障移轉能力的雙節點vSAN叢集。

軟體定義應用簡介

過去十年間最火紅的IT技術就是虛擬化平台架構的應用,其中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與容器(Container)更是主要探討的焦點,因為它是一切雲端運算的基礎,而且也唯有它才能夠以最低的成本來解決各種複雜的智慧應用需求,包括目前全世界許多先進國家正在積極發展的智慧城市(Smart City)。不過,所謂的虛擬化技術,其實就是透過軟體的設計方式來實現硬體資源利用最大化的運用與整合,也就是軟體定義一切(SDx)中最重要的一環,讓許多應用軟體、行動App的開發都可以在這項基礎上流暢地運行,並享有持續不間斷運行的高可用性(HA)保障。

既然它是軟體定義一切概念架構中的基礎,那麼現階段透過它所延伸出來的應用又有哪些呢?答案就是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和軟體定義儲存(Software Defined Storage,SDS)。其中透過把傳統網路設備上的控制權分離出來的概念,讓虛擬架構下的管理者可以更靈活地控制整個路由與傳輸規則,而無須針對網路中的每個節點設備進行反覆性的配置,大幅提升網路管理的彈性與效率。

至於SDS,最初本來就是由VMware在2012年的vForum大會上所提出軟體定義數據中心(SDDC)概念中的一個環節。透過這項儲存技術的應用,管理人員可隨時根據資料中心儲存需求的快速變化,輕易地完成縱向擴展(Scale-Up)或橫向擴展(Scale-Out)的調整,不必像傳統以硬體設備為主導的架構方式,不僅無法彈性調整且處處受到限制。

換言之,SDS如同SDN一樣實現了將儲存控制的主導權抽離,改由系統管理人員來掌控,而非硬體設備的維護人員,而這些常見的操作包括磁碟陣列(RAID)配置、儲存分區的管理、快照、加密以及重複資料刪除機制等等。有效解決雲端大數據儲存管理上的三大障礙,那就是效能、成本以及彈性擴充能力。

關於VMware vSAN

屬於VMware vSphere的SDS架構應用便是vSAN(Virtual SAN),它提供了最多64節點的叢集規劃,除了可集合各節點伺服器本機磁碟來形成多個大型儲存集區外,還可以藉由HDD與SSD的不同特性來建立所需要的高效能儲存層(Storage Tiers),並且享有磁碟熱備援機制。只是像這樣的儲存架構設計,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往往是看得到卻吃不到,全只是因為導入成本過高。

為此VMware打從vSAN 6.1版本開始,便已經提供了支援雙節點的vSAN運作架構,接著從vSAN 6.5版本開始不再強制需要搭配昂貴的10Gbps網路交換器,且在分離見證網路流量的配置下,不僅大幅降低部署的成本,也提升了運作與管理的效率。

如何將ESXI主機從叢集移出

關於雙節點的vSAN架構部署,仍需要一部見證(Witness)主機的角色,才能夠提供主機熱備援機制,不過並不需要準備實體的ESXi主機進行部署,也無需複雜的部署流程,只要先下載由VMware官網所提供的vSAN Witness Appliance,然後將它部署在vSAN雙節點叢集以外的ESXi主機中,並且確認該主機能夠正常連接至vSAN雙節點叢集的網路即可。

在本文現行的vSphere 6.7環境內,已是三部ESXi主機放在相同的叢集中,因此必須先學習如何將其中的一部ESXi主機移出叢集。在所選定的ESXi主機節點上按下滑鼠右鍵,然後依序點選快速選單中的【維護模式】→【進入維護模式】。

接下來,在維護模式的確認頁面中按下〔確定〕按鈕。緊接著,將出現「警告」訊息頁面,該訊息主要是提示當此ESXi主機中的所有虛擬機器皆已關閉電源或移轉至其他主機時,此ESXi主機將自動進入維護模式。按下〔確定〕按鈕繼續。接著在此ESXi主機的「虛擬機器」頁面中,針對所有目前啟動中的虛擬機器點選執行【電源】→【關閉客體作業系統】選項,逐一完成正常關機操作,或是點選「移轉」選項,讓這些虛擬機器暫時移轉至其他可用的ESXi主機來繼續運行。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