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v4.12.3
online site builder

邊緣裝置晶片直達雲端核網全程防禦
5G AIoT安全逐層守護
全局思維涵蓋元件到系統

文◎吳心予

隨著5G時代來臨,低延遲與高頻寬的特性推波串流服務發展,無人機、自駕車應用也能因此落地。在市場上持續推出物聯網(IoT)裝置、智慧工程及各項創新應用的同時,5G資安議題也隨之浮現,每個層面都需要不同的技術。

首先,網路服務處於4G及5G的過渡期,需要透過資安規範建立標準化的規則。5G的元件及網路權限,則可採用區域分割管控資料傳輸的過程。而晶片製造過程中,物理反複製技術(PUF)可為每個晶片產生可辨別身分的指紋,安全晶片則透過密鑰系統保護資料。最後,終端裝置如手機,使用指紋解鎖等技術提供資安保護。

晶片到系統的全局資安思維

工研院資通所資通系統與資料安全組副組長卓傳育表示,越來越多IoT設備將會連接5G網路,同時人工智慧(AI)也會與5G緊密結合,因此第一個值得關注的5G資安重點,是AI智慧系統如何確保使用的資料不會侵害個人隱私、AI模型不會被拷貝盜用,此外,產業內對技術源頭的重視度提升,安全軟體的開發與溯源也是近年國際關注的議題。整合智慧系統的過程,通常不會從零開始開發,而是採用第三方的開源技術,因此每個元件是否能溯源並管理良好,便成為智慧系統安全性的重點。

其二是5G網路服務的品質監控。當5G的應用講求大頻寬、低延遲,那麼如果網路受到駭客干擾,服務是否能繼續,以及如何在高速的情況下監控服務的品質,都代表資安危機處理時的應變能力。第三個則是當大量終端裝置都連接到5G網路,物聯網應重視裝置的身分識別,以確保IoT裝置合法且沒有惡意,同時必須保護外部部署的感測器,以免外部裝置受到破壞。

卓傳育總結,5G AIoT資安是應用導向、晶片到系統的全局思維,需要結合用戶、資料、服務、溯源及信任端點五大元素,推動產業資安規範,並強化安全產品開發,以完成全面性的防護工作。

為確保功能正常及最佳使用體驗,本站使用Cookies技術及相關瀏覽器紀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