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ware Define Networking Cloud Computing Virtualization OpenFlow Brocade Switch Router Cisco 網路協定 雲端運算 網路設備 路由器 虛擬化 SDN 交換器 思科

新一代網路技術誕生 OpenFlow架構實現軟體管理網路

2011-10-26
因應日趨複雜的網路環境,傳統網路交換器與路由器的功能繁多,致使網路傳輸效能低落,而且受到網路硬體設備的作業系統侷限,管理者難以依照需求自由管理網路封包傳遞路徑,這樣的網路架構難以滿足雲端運算基礎架構的網路效能與彈性需求。因此,2008年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開始推動一項實驗性技術「OpenFlow」,期望能夠以開放式網路管理架構來提高網路效能與彈性應用需求,協助網路服務供應商更為精確的網路管理能力。
什麼是OpenFlow?

OpenFlow的基本精神在於「開放」,OpenFlow是作為具體實踐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願景的一種創新網路架構。當OpenFlow以軟體的方式來控管網路路徑與資料封包傳遞時,相較於傳統以網路路由器/交換器指定與交換網路封包的方式,OpenFlow能夠依照管理者的需求快速定義網路應用服務,進而提高網路處理效率。

從技術層面來看,OpenFlow的技術內容指的是將過去統一由網路交換器/路由器執行的網路路徑控管與資料封包傳輸功能區分開來,讓網路路徑控管以安裝OpenFlow控制軟體的控制伺服器(Controller)來進行,而資料封包傳輸則由OpenFlow交換器來執行。

▲ 台灣思科技術事業處客戶解決方案架構師錢小山表示,OpenFlow要想商業化,必須解決軟體式控管機制的效能問題。

台灣思科技術事業處客戶解決方案架構師錢小山解釋,從架構來看,控制伺服器將已知封包定義好網路路徑,將該路徑傳送到OpenFlow交換器的本地端Flow路徑表,當網路封包送到OpenFlow交換器時,OpenFlow交換器會將封包與本地端的Flow路徑表進行比對,確認傳送路徑,而當本地端路徑表找不到相對應的路徑時,即由OpenFlow控制伺服器來設定傳送路徑。

換句話說,當OpenFlow技術成為標準時,網路交換器/路由器不再需要蒐集網路封包處理路徑,只需要提供資料傳輸交換能力即可,其他網路控管機制,全數交由OpenFlow控制伺服器來處理。也就是說,在網路控管方面,無論是擴充功能、或者是控制軟體更新,都倚賴該控制伺服器,而不再是網路交換器/路由器一肩扛。

如此一來,可預想到的好處像是硬體處理效能可跟著伺服器發展一起雞犬升天、使用一般伺服器可降低硬體成本、效能與功能不再受限於各家網路硬體設備廠商的侷限、管理者可自行定義網路行為進而達到更高的管理效能、管理控制與更新更為容易等等。尤其是可實現軟體定義網路的願景,讓網路服務供應商以及電信業者對於OpenFlow更是寄予厚望。

邁向標準之路崎嶇難行

不過,OpenFlow既然這麼美好,為何目前還在萌芽階段?還無法形成業界標準的原因是什麼?目前其實各家網路設備與伺服器廠商大多已表態支持OpenFlow標準,包括思科、Brocade、Juniper Networks、HP、Riverbed、Dell、IBM、NEC、NTT以及VMware等等,另外,OpenFlow既然能夠有效提高網路效能進而降低網路服務供應商的負擔,像是德國電信、Google、Microsoft、Facebook等電信與服務供應商,更是開放網路基金會(ONF)的創辦成員。

然而,即使在這麼多廠商的支持態度下,OpenFlow成為業界標準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最簡單的原因即在於該技術將打破既有的網路結構與產業生態,衝擊網路設備廠商的既定市場利益,包括舊有網路設備的生命週期與設備銷售收益、以及必須投入新架構設備的開發等成本,都是OpenFlow走向標準的障礙。

錢小山表示,目前OpenFlow要商業化有其困難性,包括軟體式的控管機制是否能夠符合效能需求、以及各家網路設備廠商是否都能夠支援等問題,都是有待時間與技術突破的議題。不僅如此,在OpenFlow架構下,網路交換器/路由器也將面臨新的挑戰,他表示:「相較於傳統網路交換器,OpenFlow交換器必須因應軟體或應用程式所定義的網路路徑,換句話說,也就是比對的欄位比傳統作法還要來得更多、更複雜,因此OpenFlow交換器的資料傳輸處理能力將變得更為重要。」

▲ 有Brocade大中華區技術經理黃藍玓(左)與華東區高級技術顧問沈之千(右)表示,OpenFlow讓應用服務供應商可自由管理網路使用行為,管理性與效能方面都能獲得提升。

Brocade大中華區技術經理黃藍玓表示,OpenFlow讓應用服務供應商可自由管理網路使用行為,管理性與效能方面都能獲得提升,「但是以管理軟體安裝在一般伺服器上進行控管的模式,可用性與可靠性仍值得存疑,再加上目前外部控制伺服器也還沒有完全標準化,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Brocade華東區高級技術顧問沈之千也指出,外部控制伺服器的作業系統效能亦是有待突破的一環。也就是說,無論是控制伺服器或者是OpenFlow網路交換器,對於網路廠商而言,由於種種還未底定的變數,讓OpenFlow的願景雖然美好,網路廠商卻持保留態度。

不過,各家網路設備供應商最終是否會遵循標準?廠商們多認同,其實只要OpenFlow出現決定性的創新應用,當市場崛起時,業者們自然會跟進,黃藍玓表示:「正因為如此,目前各研究單位不斷在思考與測試OpenFlow可用來提供哪些創新網路應用,可替市場帶來哪些好處。」當這些變數塵埃落定,或許便有機會看到OpenFlow所帶來的全新網路架構,屆時包括像是網路架構與管理等技術邏輯,以及網路產業生態等等,都將面臨新型態的衝擊。


追蹤我們Featrue u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